第一次
时间:公元前318年
发起人:公孙衍
参与国家:魏、楚、赵、韩、燕、义渠
纵约长兼形象大使:楚怀王
秦国领导人:秦惠文王
秦国抵抗将领:樗里子
战果:失败。
樗里子主动出击,猛打楚军。时楚国受秦威胁不大,楚怀王心存观望、态度消极、怯场退兵,间接导致合纵失利。
第二次
时间:公元前298年
发起人:孟尝君
参与国家:齐、魏、韩
纵约长兼形象大使:孟尝君
军事顾问(军队实际指挥者):匡章
秦国领导人:宣太后
战果:成功。
合纵大军攻入函谷关,宣太后被破割地求和。在战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上,匡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领(把函谷关绕过去的不算)。
特别说明:此次合纵孟尝君选择的时机极为刁钻。因为前几年秦国的武王跑到洛阳玩儿举重把自己给玩儿死了,由此引发了秦国三年的内战,打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齐国当时的国力又不是盖的,在此等情况下,秦国才吃了大亏。
但是孟尝君旨在泻私愤而非报国仇,采取了近交远攻的错误路线,他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在秦国割地之后,为防止三晋实力壮大,浅尝辄止,没有再继续扩大战果,对秦国打击不算太大。
第三次
时间:公元前287年
发起人:苏秦
参与国家:齐、赵、魏、韩、燕
形象大使:赵惠文王
纵约长:李兑(赵国实际掌权者)
秦国领导人:宣太后
战果:名义上成功。
实际上没有打起来,秦国割地,并取消了帝号。
特别说明:以后详见《苏秦之意不在秦》。
第四次
时间:公元前247年
发起人:魏无忌
纵约长:魏无忌
形象大使:魏无忌
军事顾问:魏无忌
参与国家:魏、赵、楚、燕、韩
秦国领导人:秦庄襄王
秦国抵抗将领:蒙骜
战果:成功。
魏无忌在河外大败秦军。蒙骜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魏无忌一路穷追,秦军在撤退途中又被打散,蒙骜尽最大努力收拾残部直接退守函谷关,五国联军这才鸣金收兵。两个字形容这一次合纵,漂亮!
第五次
时间:公元前241年
发起人:赵悼襄王、魏景闵王
参与国家:赵、楚、魏、燕、韩
纵约长兼形象大使:春申君
军事顾问(军队实际指挥者):庞煖
秦国领导人:秦王政(实际领导人为吕不韦)
秦国抵抗将领:王翦、李信
战果:失败。
战争一开始,联军在庞煖的带领下,绕过了函谷关,北上破萧关进入秦境。秦国措手不及,大军直接开到了临潼,我们知道,潼关也是天下雄关,联军久克不下,怎么办呢?庞煖再次做出惊人之举,把潼关也给绕了过去,直取咸阳。秦国人一下儿傻眼了:还有这种操作?!这相当于给秦国来个斩首行动啊,大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意思!
吕不韦一看庞老爷子是这么玩儿的,那打到咸阳只是时间问题。于是率兵出咸阳、迎庞煖。值得一提的是,他率领的这支军队中,有两颗冉冉升起的将星——王翦和李信。两军最终于蕞城相遇,此地据咸阳仅仅只有70里。
双方对峙,吕不韦派人到楚营吓唬春申君(两位窃国者的交集),黄歇直接被吓跑,连声招呼都没给庞煖打。然后王翦和李信夜袭赵营,庞煖一人和王翦、李信打得势均力敌、不分上下,虽未取胜,但亦无败。
最后由于纵约长兼形象大使的春申君都跑了,合纵大军也就撤走了。
总结
从这五次合纵可以看出,只要关东六国同心、联起手来,秦国是招架不住的。
而第一次和第五次合纵的失败,皆是由楚国人的主动撤退引起的。唉!楚国人可真是不靠谱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