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是相信明天会更好,准确的说,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明天不会自动变得更好,明天之所以变好是因为今天的行动,是因为今天的你用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那些“什么也不付出,就希望自己的明天变得更好”的人,希望“社会突然有一天警醒补给自己缺失”的人,希望“因为亲友或其他关系出现”而改变自己境遇的人,只能是痴心妄想,因为那些自欺欺人的“希望”根本不可能发生。“侥幸”是因偶然原因而获得利益的小概率事件,概率之小可以忽略不计。
而希望的对立面,一是没有希望(绝望),二是希望破灭(失望)。
没有希望的人,可以说是“不配拥有希望的人”,希望来自于内心,而不是眼巴巴地乞求上天赐予。心中毫无希望的人看上去总是缺乏耐心,如果他们能够体验哪怕只有一次从笨拙到熟练的过程,就不会感到绝望。无论学习什么技能,语言、歌唱、弹琴、卖菜……都是从一窍不通到烂熟于心再到融会贯通的。
没有体验过熟练的人总是陷在两个大坑里。第一,低估了重复练习的次数;第二,低估了任务的复杂程度。我们总是看到别人驾轻就熟,却不曾看到他们无数日夜的汗流浃背。
低估了练习的重复次数,就容易提前放弃,怀疑自己的能力,继而得出“我不适合”的结论。其实你那可怜的练习次数,既不能保证大脑神经元产生强联接,也不能保证肌肉完整无误地记忆动作。
低估了任务的复杂程度,就容易对短期期望过高,对长期期望过低。我们总希望今日入股市,明日就一夜暴富。坊间到处流传着某某因意外事件而发家致富的故事,网页上频频蹦出“XX天瘦身30斤不是梦”的诱人标题……套用杨绛女士的一句话,人们“只是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任何一项技能都是一系列小技能的复杂集合体,任何事件成功都是多个小事件逐步积累的成果。
那些经历过从笨拙到熟练的人,因为体验过其中的不易,更能宽容自己的笨拙,更能理解为什么会暂时止步不前,也更多能对漫长的未来充满耐心。一句话,因为曾经有过熟练的经验,他们更有资格拥有希望。
希望破灭,迎来失望。人们之所以感到失望,是因为没有得到预期回报。结果有二,其一,埋怨世界不公,觉得努力没有得到回报。这是典型的归结于外因,如果预期过高,而付出的不够,没有得到回报将是必然。其二,反思自己的预期是否合理,如果存在偏差则及时修正。这是典型的向内寻找问题根源。明显第二种做法更有利于解决问题,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太执着于为自己的失败做解释,而解释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不过是为自己找的托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