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更好的链接内在小孩,以下有五种方式能够帮助你链接内在小孩。
第一,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之后,多一点自我理解。
关系互动是感受内在小孩的有效途径。关系里的冲突为你与内在小孩的链接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很可能会碰触到你内在小孩的一些恐惧和需要。很多人习惯了马上去克服冲突带来的压力,解决冲突导致的问题,从而避开冲突带来的负面感受。
比如,当你被人指责时,你也许会有这样的行为:反驳对方,或者以激烈的言辞和对方争辩,摔门而去,马上承认错误并改正……这些行为都在让你回避负面感受,从而规避委屈、无助、生气、难过等情绪。
我想说的是,不要回避自己的真实感受,你可以先停下来,等一会儿再给对方回应。先让自己和这些情绪待一会儿,待在这些情绪里去感受和理解自我——它们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让你想到了怎样的事情;或者是你什么都没有想,仅仅觉得自己非常委屈、难过;等等。
认清内在小孩的这些感受,就好像在对内在小孩说:“亲爱的,我看到了你,感受到了此刻的你很委屈。”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你与内在小孩的链接,以及你对内在小孩的抚慰。
第二,找出关系里的“开关效应”。
如果你是一个擅于观察的人,就会发现每段人际关系中都有“开关效应”,就好像在你们之间有一个开关,对方一按,你这边就有相应的反应,“对方一……你就……”。比如,孩子一拖延你就批评他,伴侣一回家晚点你就愤怒,领导一布置任务你就心烦,同事一开玩笑你就觉得是在取笑你……
此时,我们要将关注点放在行为导致的情绪上,以及这些行为所引发的联想上,而并非这段关系本身。
比如孩子拖延,你就会去指责他。你为何不能接受拖延呢?围绕孩子拖延,围绕你和孩子的互动,你会产生一些联想,这些联想表明了你的某种需要没有被满足。你需要让孩子听你的话、顺从你,他却用拖延的方式来对抗你。拖延这个行为本身好像又有了延伸意义。仔细想一下,让你抓狂的是反抗吗?是你的计划被破坏后的失控吗?是你无法接受违背一些规章制度吗?为何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
也许你也曾被这样“不允许”过,也许你也只能顺从和迎合权威,敢怒不敢言。如果真的是这样,孩子只不过做了你不敢做的事情而已。当你想到这一层,就会对自己的内在小孩有一种觉察。
实际上,“对方一……你就……”是一种两个人配合的互动模式,而在这个模式中,存在着关系双方关于控制权的较量。
“孩子一拖延,你就抓狂”,在这一场景中,是你被孩子控制住了,好像孩子知道怎么做你才会抓狂,尽管孩子自己也并不好受。
你的抓狂代表你内在小孩的恐惧被激发了,使你失去了作为成年人应有的理性。因此你需要对某些情境多一些内心觉察,去体验内在小孩的哪个部分在这些情境中失控了,慢慢地打破“开关效应”,恢复对自己的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