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99天】Day25
当有人说‘常识告诉我们’,或‘我只知道这是真的’的时候。你会相信他吗?
我不会,因为他在用直觉或者经验作为一种证据。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经典案例,很容易煽动人。难道不能用个人经验或者直觉,来当做证据?
其实并不是。理论答案本身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并没有深度去考证,或者说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完全支持或者驳倒他们。
那怎么判断证据的优劣呢?
有人可能会说,那专家提出来的,或者是有明确的数据支持的,有一定的代表性,肯定是真实的。
那你又如何知道它是真实的?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今天我们将会来探究,这些证据怎么去检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反之,在自己写作和说话时提高自己的思考逻辑,增强自己的梳理能力,尽量达到滴水不漏。
首先,我们要学会问自己一句话,我为什么要相信他?对于一些个人的经历或者是事实,每个人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样,经历可能是可靠的,不过也很容易以偏概全。生动的案例容易判断人,但是需要我们作为证据当证词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对证词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什么补充?当然很多人也会使用专家或权威的意见来考察自己的证据,增加可信度。这主要取决于专家的背景。但你要记住,专家也常常会犯错,考虑他们所处的地位是否有特别的渠道来获取相关的事实,因为他找的理由可能仅仅只是为他自己的偏见而辩护。
那我们写作的时候怎么正确的考察证据的准确性?不能靠着自己的直觉去选取自己认为对的。我们可以公开讨论或者依据科学方法进行,并且在出版之前接受同行们的评价,这样能给自己的研究赋予更高价值和利益。而且这些标准都能提高证据的可信度,让它变得更有概括性。
眼见为实怎么样?通常人会对个人观察类的证据较为相信,或者是科学研究报告。因为人的心理是会对亲眼所见的事情感觉信心十足,所以我们会依靠目击证人的证词来作为证据。有时候人的观察不能当作证据,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或者听到的都是我们愿意见到或者是听到的东西。相对可靠的是科学研究报告,不过在使用的时候我们也要追问一些问题,比如说他的资料来源是否可靠。研究进行的时间离现在有多久?但这都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为一个研究报告,不管看上去显得多么客观,难免会夹杂了一些重要的主观因素。所以我们要批判地去评价这些报告,而且不能只看一份,因为样本不能够代表整体。同时我们也常常会用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不熟悉的,假如一方面相似,则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这叫做类比论证。一个类比推理的有效性取决于类比项目之间的相似程度。
在我们自己写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些问题,现在科技那么发达。网络上的信息千变万化。多花一点时间去查看一下资料的原始来源。就可能会避免被一些片面的文章或者是语境剥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想知道太阳夜里去哪儿了?可是他不管怎么努力,还是不知道太阳到底去哪儿了,后来孩子又注意到,她的保姆也是早上出现在家里,到夜里就不见了。他就好奇地问,保姆回答说,‘我回家去了’。孩子将保姆的行为和太阳的循环一联系,得出结论:保姆的离去导致太阳也一起回家了。这个故事显示出的证据证明一件事引起另一件事发生的过程。这里就有一个难题:替代原因。小孩给他的观察导出了一个解释。而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关系。
在我们写作中,我们也常常会,用一个专家提出来的假说来解释某件事情或者是发现,认为这就是唯一原因。但其实不然。因为并没有去思考:这是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就个人而言,证明因果,是最难的。用必须要筛选一大把可能的原因,来展示一种实实在在的因果关系。而且还要说明,这种关系会按照所想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会出现所有的答案,这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过程。如果我们像一个五岁的小孩一样,爱一直追问为什么,那么可能会想出一个你从来就没有想过的原因。
经常有一些人说,如果你想证明你的结论。多用一些统计数据来支持你的观点。因为这样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数据让人觉得非常的科学和精确,感觉到这是事实。大家都忘记了统计数据也可以欺骗大家。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它的来源。当大家说平均工资较高时,我们都会诧异,自己的工资并没有达到平均收入。可能这仅仅可能是富人更富,拉高了平均水平。
对于个人而言,我们要小心对待有数据的论证,因为可能要花时间去解释这些数据是怎么产生的?有没有什么含义?或者是它的局限性?在文章中正确的使用数据,甚至我们可以在附录当中赋一些解释。向他们证明我们并不是在给他偷换概念,或者是巧妙的灌输东西,以此提高自己在读者中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