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孩子,从小便被称为才女,看书写文章是她的爱好,一有空闲便投身于文字的海洋,她说文字的世界仿佛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一片祥和,静谧,美好。
闺蜜告诉飞羽,现在网络小说特别流行,优秀的小说不仅可以赚钱,更可以凭此一名天下,说不定还可以被翻拍成电视剧、电影之类的。
飞羽动心了。
于是,每天思考如何吸引粉丝,如何讨好粉丝的胃口,甚至违心地跟风模仿,粗制滥造。再没了最初写作的那份自由与愉悦。当爱好加上了功利性的色彩,变成了一种任务,一种目的之后,便成为了一种精神负担。
这些年我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你是否发现,生活却反而越发索然无味。这或许就是因为我们最初的爱好加上了功利性之后,失去了最初生活调味品的功效。生活俨然成为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名利金钱之争。
心理学的实验也表明,与没有得到报酬的人们相比,得到报酬的人,降低了对原来喜欢的测智难题的兴趣,如果不继续付给报酬,他们倾向于放弃解题的机会,而没有受到报酬这一过度理由影响的人,则一直保持对解题的兴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是因为我们日常行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我们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行动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一旦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充满了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失望,让我们满腹牢骚。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努力减少付出。就像飞羽一样,为了出名为了金钱去写作,一旦得不到想要的名利双收,一旦得不到粉丝的支持,那么打击就将是致命的,而结局也终将是放弃。而即使达到了最初的预期,所享受到的也只是功成名就的喜悦,而不再是写作本身所带来的幸福感了。
我们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大多数的父母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内部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内部动机,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而一旦没有了积极地外部评价,所做的事情就仿佛失去了所有的意义。于是,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内部动机是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内部动机是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我们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真正的享受工作与学习本身。正如有位歌手所说:“我不在乎唱歌能拿到多少钱,我的歌曲是否让大家喜欢,我只是享受拿着话筒唱歌的那种满足。”
但是工作难免与金钱挂钩 ,如果你的工作并非是你的爱好,那么除了工作之外,我们应该有点别的兴趣与爱好,而且是纯粹的,不被功利化的。做真正的“生活家”不要让所有的兴趣爱好都成为盈利的手段,不要让所有的行为都充满目的性。我们的生活需要那么一点单纯,那么一点纯粹,不求回报,只管享受。爱好需要超脱,脱离胜负,脱离功利,让生活回归最初的幸福。正如有人说过“爱好大多是赔钱的,能用来盈利的就不是最初的爱好了”。
2010年出炉的《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显示,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却是最低的。看来,经济与幸福快乐并不成正比。
所以,不要让你的爱好被功利化,也不要让你的功利心干扰了孩子纯粹的喜悦,保留最初的一份单纯,我们生活就会幸福快乐很多。我们的生活中,至少要有那么一件事,可以让我们不计得失,成为痛苦焦虑生活中纯粹宁静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