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的课外时光,我们总是会离开吵闹的教室,拿着书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学习。高一下学期的初春时节,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遇到了一个同班同学,平时少语的我很少去关注同学们,当然也包括他,暂且叫他东同学吧!
我们都带着英语书,期间交流了好几个英语问题,知道他初中时基本上没有学过英语。渐渐地我们相约着课外时间一起到河边的草坪上,到山顶的石头上看书学习。就这样在那段青涩的岁月里,我们开始了更多的交往,开始了更多的同学情谊。
在那个年代,我们有一种朦胧的意识就是好好学习,没有考虑过更多的将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心里想只要能够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就好。也知道能够考上大学是凤毛麟角的事情,在潜意识里只知道不荒废时间,能学习多少是多少,带着这种意识我们总是尽可能的把课外时间填满。
那时我几乎是班上起床最早的,东同学和我约定,谁先起来就推一下对方。因为全班男生在一个集体宿舍,为避免打扰其他同学,我们总是轻手轻脚快速起床,拿着书和洗嗽用品出发。洗嗽完毕,就会借着晨曦的光亮背书,我们会沿着全班跑操的路线边走边看,到终点处等待。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没有阻止过我们早起,冬天时天亮的较晚,就只能在昏黄的路灯下看书,天色微亮时再到跑操的终点处。现在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冬天下雪时穿的不是很厚,似乎没有感觉到特别的寒冷。
在天气较好的春日下午,晚自习前我们会带着书去小山丘吸收嫩芽野花带来的芳香,去感受春风拂面的感觉;夏日会去河边石头或草地上听听潺潺流水的声音,感受下河水带给我们的微微凉意;秋天会去田边看看那金黄的低垂的稻穗,还有那成片的玉米地;冬天时会找一个背风的地方,吸收下斜阳带来的点点余温。这些生活带给我们在教室里没有体会到的感受,为我们平静的生活增添了一点色彩,为我们繁重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丝惬意。
那时生活上还是很拮据的,我家离学校很远,基本上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东同学的家离学校五六公里,几乎一两个周末可以骑自行车回家,可以带一些干粮和菜,原本他这些干粮和菜一个人吃一周是没有问题的,但往往不到两天就吃完了。他人缘极好,很多同学都愿意跟他来往,从来都不吝啬,总是会把这些东西分给要好的同学。
对于正在长身体的我们,加上繁重的学业是很耗费能量的,尤其是早上,学校的早餐是玉米糊,经常是一两节课后肚子就会咕咕叫。那时学校外面卖的有烤饼,早餐后去买烤饼打打牙祭。一个烤饼是一角钱,东同学有粮票,可以用二两粮票抵一部分费用,可以节省很多钱。有时晚自习后,肚子也是饥肠辘辘,就会买一个充饥,如果想要吃饱,吃四五个烤饼才能解决,但实在是一种奢望。记得那时班上有同学打赌:在五分钟吃十个烤饼,如果能够吃完,那买烤饼的同学就相当于奉献了;如果吃不完,吃烤饼的同学就要拿出钱还给买烤饼的。
东同学乐于助人,总是会力所能及的照顾他人。他家到学校要经过一条宽约40米的河流,没有桥,只能徒步过河。一次他顶着自己的自行车过河后,又转回去帮一个熟人拿粮食过河,那时的我是糊里糊涂的,没想到他自己已经很累了,还能帮助别人,当时让我感到惊讶。河水淹没到大腿上,过一次需要很长时间,每走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的,对于不会游泳的我来说甚是紧张,而他没有一丝的不耐烦。
从小到大,也许我们会认识很多人,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也有很多同学伴随我渡过成长的岁月,但真正从相识相知到相熟的能有几个?东同学无异是那个青涩的岁月中给我很大指引的人,在以后的成长岁月中心里会留下位置的人。“同学而朋友,朋友而兄弟”,我们已经脱离了单纯的同学和朋友情意,有了更多的兄弟情谊!
其实我不希望叫他东同学,更愿意叫他一声东哥:谢谢东哥,谢谢他在那个青涩的年代,带给我那些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