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昨晚看完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颇受震撼,再加上今年电影《八佰》的上映,想起了去年参观过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感慨历史的镜像:惨绝人寰。
三言两语,上几张图片稍微感受一下。
通往纪念馆的走道上,雕刻还原着众多受难者遭受日军暴虐的惨状:
纪念馆的第一个馆便是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馆内正中立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有游客买了几束花摆放在上面:
再进去就是各种历史资料和情景再现了:
四面墙上收集着受难者的图像,现场颇受震撼:
四周好像游荡着无数的亡魂,让人冷不伶仃打一激灵。照片只照了几张,为了表示对受难者的尊重,仔细地浏览记载,观看那残垣断壁,有时愤怒、热血和无奈冲击心头竟无语凝噎,不舍也忘了举起手中的相机。
现场还保留着当时掩埋和堆砌尸体的万人坑,不是坟场,它更像是白骨堆。有些遗骨已经被迁走或者蒙上灰土,但零碎的残骸足以窥见昔日尸骸遍地、血腥的场面,他们当中不乏存在奄奄一息、悲伤绝望的躯体。
只有身处现场,亲眼所见残酷的细节才能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屈辱,才会在和平世界增加爱国之心。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仅剩73人,希望后代多多铭记历史才行。
南京素来是历史之城、文学之都,有不少的标志性景点和建筑物,比如总统府、夫子庙、中山陵园风景区、美龄馆、鸡鸣寺和玄武门等,还有蒋介石为宋美龄种下的整个南京“项链”法国梧桐树。
一个教学育人的好地方,文化浓厚,是亲子旅游不错的选择喔。
详细的历史还需要各位自行阅读历史记载和观看纪录片了,我这”史鉴’两个字当然是要加上双引号的,准确的来说应该叫做“借助历史事件来抒发自己一些自私矫情的想法”,对历史不是很了解,徒增一份氛围罢了。经历尚浅,更多的是类似于赤诚青春的纷扰幻象(想),虽然这样显得好像“文不对题”,但也没所谓了。
说起人文,总想起我在象牙塔里的时光,以及徜徉在书海里的缕缕思绪。每当自己封闭在一个小世界里,就去看看新闻、读读政治(曾经看政治看到哭,被历史的伟大感染、毛骨悚然起鸡皮疙瘩)、思考哲学,这世界之大、人事之纷扰,在山的那边、海的那头,在你不曾到过而却近在眼前的世界另一边,有多少人在饱受战争和饥饿的困扰。套用一句话说就是“你不知道大街上你唾手可得的东西,别人要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换不来”,这时候心胸就会变得宽广,不再为那些狭隘、偏执的想法为难自己。
而当我身处文字、重读哲学时,一面思考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正确的,是否是在走弯路。偏执的性格不善与人交谈,喜欢沉浸在艺术的氛围里(或者说更喜欢处于思考状态的自己),渐渐妥协于自己应该从事文教行业(这当然是有职业测试和同学朋友建议的根据的),但是也并不后悔如今所从事的事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缺少人生的贵人(况不明白如何才能称之为贵人),从小潜意思里就喜欢与人的期望对抗,害怕舞台与掌声、躲避凝视的目光、逃离人群的向往并且容易轻信他人的言论,自信自负、年少轻狂,迫于现实的光明性我选择了理。而家人还在为咨询家有学子的前辈(暂且这么称吧)对自己的选择颇感默认(非满意,因为他们并是不愿意听到人家分析自己儿女的性格),这是我从他们的表情里感知的。
想若当初自己选择的是反方向,打破了他们的刻板印象,使得家人脸上骄傲,也不至于让自己如此煎熬痛苦,到底还是不够彻底和决绝。
话外话,如何经历暂且不知,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其实也不是很能敏锐的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就比如get不到画一样,看过不少的天地后觉得现在的生活也差不到哪里去,解决一个问题还能涌上满足感,精神和物资上都不太匮乏,闲情时还能去图书馆待上一整天,偶尔也能看看喜欢的节目、整理记录文字,又何尝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呢?
我感谢自己当下所处的地方,虽然政治的力量使我流泪,但是还没有那么伟大,问去不去西部?对不起不去,和别人说:吃苦吃够了。拼了命的出来还不是为了在更高文化素养的地方生存,谁还不想当条“咸鱼”呢。或许有一天会改变想法,那也一定是被认为的文化足够沉淀的、喜欢的地方,往后的日子暂且不说了。
再回过头来看摘要,何止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件需要我们记住,现实生活中走过的每一个坑、陷进去的错误的情感,何尝不值得我们反思并且牢记在心,只道一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