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两位大儒,孟子和荀子。虽师承一家,却有观点截然相反。
孟子说,性本善,提倡仁义治天下。
荀子道,性本恶,提倡法制约人心。
在看到婴幼儿纯洁无暇的眼睛时,大多数人是相信性本善的。所以《三字经》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广为流传。
懵懂小童天生萌萌哒,喜怒哀乐皆为天性,直接豪放,毫不掩饰。这种久违的率真让浸润社会染缸多年的成人倍觉熟悉和珍贵。
曾读胡适的作品,他赞同荀子的观点,认为孩子会抢夺母亲的食物,这本身并不是什么善良的行为。
今日便体会了两次。
先是缘缘。外婆的韭菜饼煎好了,缘缘享有特权可以提前品尝。她很开心地抓着撕下来的一块韭菜饼,满足地砸吧着嘴巴。
我突然想逗下她,故意把嘴巴长得大大的,凑到她抓饼子的小手前,还发出“啊,啊”的声音。
她很机敏地把饼子绕过我的嘴巴,塞进了自己的嘴里。就像没看到我这“嗷嗷待哺”的老母亲。
我故意提升声音,强行截留了她手里的最后一点点饼子。结果她把手放进了我的嘴里,却没有松手。待我一不留神,她就迅速把最后一点点饼子塞进了自己的嘴巴。
众人大笑,她虽黏我至极,但美食当前,妈妈也是要暂且放一边的。
后是惜惜。出发前给惜惜装了一瓶金银花露。
结果在路上我十分口渴,临下车时看他杯里还有半杯。问他:“妈妈可以喝你的水吗?”
他同意了,我大喝了几口。然后他十分不开心:“妈妈,你都要把我的金银花露喝完了。”
先生拦着惜惜教育了一番:“不准这样对妈妈。”但他依然忿忿不平。
坦白说,作为一位母亲,我爱他/她们是出自本能,并非图回报。但当他/她们真的做出了不回报的举动时,我还是有些失落。
难道真如胡适所言,人性本恶?孩子讨喜只是因为他/她们无力照顾自己,为了争取更多的关注和爱意?
一旦得到了满足,他/她们便会理所当然,不思恩报?
想起一个小故事,一位慈善家给一个学校捐了巨款,且坚持多年。
有一次,他途径学校,在门口拦下一位学生,表示身无分文又口渴难耐,想借两元钱买瓶水。学生拒绝了。
后来校长得知大惊,想学生如此不知恩图报,慈善家必定会停止捐助。
然慈善家捐助依旧,他说:“我不希望学生学会因为没有回报,就停止原本的善行。”
养育子女大约也是如此,这是一场但求耕耘、莫问收获的修行。
在惜惜、缘缘的成长过程中,我收获了欢乐与心酸、感动与心寒。他/她们是独立于我而存在的个体,虽然是我将他/她们带到世间,但我不能约束他/她们的所有,尤其是思想。
人之初,非善非恶,即善即恶。后天的养育,无非是对人性扬善治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助其成为一个善良、有担当的人。
这一路上,山高水长,任重道远。加油!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