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内向的人,不太合群,又胆小,所以很多小孩子一起玩的游戏是不参与其中的。唯一的爱好就是和他们比赛踢毽子。
那时候我才五六岁,毽子都是我自己亲手做的,而且做得还像模像样。
先随便找一块巴掌大小的废布料,折叠成约两三毫米的厚度,再剪成比一元硬币略大一些的圆形。两层布中间夹一片环形的金属片。然后沿里面的金属片突出的轮廓,用针线缝上。
我通常是在里面夹一块铜板的。
接着就去找鸭毛或者鹅毛。我家住的地方属于城乡结合部,房子是建在自家宅基地上的,邻里之间都很熟络,所以,找根毛还是挺容易的一件事。
把鹅毛剪下一根大约五厘米长的管子,再沿管口往上剪一半长度,竖着平均剪三刀,岔开,安在布的中间。最后,也是用针线把管子和布缝在一起。
毽子的座垫就完成了。
接下来,要鸡毛。我起劲地打听谁家正在宰鸡,还得是公鸡。一般踢毽子都在寒假里,也意味着即将过年,几乎家家户户要宰鸡的。所以,找鸡毛也简单。鸡毛的色泽要光鲜亮丽,毛要丰厚,还要有垂坠感,这样的鸡毛插进管子里,毽子不仅漂亮,而且踢起来比较稳。
可能是我用铜板做垫子的缘故吧,再加上我会选鸡毛。所以,每次当我穿上厚厚的棉鞋,和同伴们踢毽子比赛单脚踢,我经常会赢。但是比踢花式的,就不能保证了,尤其是那“掼”,不知怎的,我害怕踢的时候会摔跤,总是踢不好。有的小伙伴想借我的毽子踢,就会和我商量:“我帮你‘掼’,踢好了,算你的。但是你借我用你的毽子,可以吗?”
“行!”我想着能赢就好,反正家里还有好几个毽子呢。
孩时的比赛,到最后往往是没有输赢的,多数情况是从对手变成了玩伴。
毽子的底部磨损比较快,有时一踢,瞬间布和里面的铜板就分家了。铜板一旦被踢飞,找到的可能性就极小,因为四周不是乱草堆,就是被丢弃的废物堆。
我外公是个重男轻女的人,他只给我表哥零花钱,而从不给我。但是他从来不责怪我这个外孙女把铜板弄没了,相反,他总说:“家里还有,你拿去吧,这东西没了好,省得烦。”
当时我没听明白。
等到我成年了,有一次,走进一个古玩市场,在一个摊位上,看到了一枚枚堆放整齐的铜板,不由得说:“我家以前有很多这玩意儿呢!后来都被我做毽子踢没了。”
老板说:“那被你踢没了好多钱呢!”
“我外公怎么不心疼呢?还使劲让我做毽子用。”
“说明你外公活通透了。”
本人所有简书文章均为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有侵权,必将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