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9Michael chang转自格姆思
如今社会,对于儿童欺凌事件越发关注,但为人父母,无法做到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边,那么,当孩子受到同龄人的暴力侵犯时,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两个孩子在游戏区玩耍,年龄稍小的女孩出门时用力关上了游戏区的栅栏门,吓哭了紧随其后的小哥哥。
而小哥哥的突然大哭也惊吓到了小姑娘,让她下意识的推搡了一把。
这下可好,男孩被推到在地,哭的更厉害了,小姑娘也一脸不知所措。
两位孩子的家长,老师们都赶紧上前安抚。
男孩妈妈不停的在对孩子说:“没关系没关系,没有受伤。”
并且把孩子叫到一旁平抚情绪后,告诉他:“你刚才哭的太大声,吓到妹妹了,一会儿要去给妹妹道歉。”
男孩抽泣着点头,但从表情上看并没有得到安慰。
其实这位妈妈的做法既对,又错。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这位妈妈的高素质,没有进行错误的引导,比如“打回去”或是直接训斥小女孩。
但她没有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而是直接帮助孩子进行了判断——“没关系没关系,没有受伤。”
再者,喊孩子回去道歉从表面看是一个高素质的教育行为,但从幼儿心理学层面说,弱化了孩子的自身意识。
行为本身是值得鼓励的,但方式错了。
曾经,mic老师看到邻居家的哥哥经常“欺负”弟弟,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一个巴掌就呼了过去,虽然是无意识的,不会造成伤害,但还是很具代表性的暴力行为。
弟弟被打后,愣了两三秒,然后就忘记了一般继续和哥哥玩耍。
但是有一次,哥哥失手打掉了弟弟手里的饼干。弟弟在众人面前嚎啕大哭长达5分钟之久。
小G老师说这件事只是想告诉大家,大人的感受不等同于孩子的感受,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不要替孩子做决定做判断。
被打了一耳光和打掉手里的饼干,哪个更严重?
在成人的世界里,自然是前者,因为关乎到身体和尊严,但在孩子眼中,可能那块他珍惜的饼干就是当下的整个世界。
所以,在场馆的事情里,我们和那位高素质的妈妈一样,应该学会:要通过孩子的行为反应来进行判断,这样才了解孩子的直观感受。
其实这是一个非典型性儿童暴力事件。
但如果孩子真的受到欺负了,家长除了要妥善判断孩子感受,还要注意什么呢?是让孩子打回去,还是告诉他大事化小?
1让孩子学会说“不”
德国就设有专门针对4岁以上孩子的自我防御课程,教孩子如何识别侵犯、反击别人的侵犯和自我保护。
首先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权利意识。
孔子说,君子顾本。这里的“本”说的就是自身应得到保护的权利。
孩子年龄小,心智发育不完善,所以他们的自我权利意识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
当他被欺负时,家长如果一味的告诉他,没关系,则可能造成孩子日后自卑和自私两种极端性格。
那样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学会说“不”,从而维护自己的权利呢?
让孩子自己描述事实经过和内心感受,做开放式引导。比如,孩子被推到了,要先去问孩子有没有受伤,哪里疼,在安抚情绪后,让他自己对事情经过进行还原和描述;
避免夸大。有些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辈,容易夸大情况,用指向性词语,比如“他故意欺负你”“他这么做是有意地”,这会错误引导孩子的主观意识,导致孩子对自身权利边界的模糊化。
大声表达自己立场。“你弄疼我了,请你和我道歉!”类似的话一定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说,而不是代替孩子去说。
2帮孩子明确权利的界限
尽早让孩子明白自己拥有哪些权利,别人又拥有哪些权利,并明确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别人的玩具你未经允许不能随便碰;
但是你自己的玩具,或者,你正在玩的公共玩具,别人也不能未经你的允许就随便抢走。
你不能打别人,别人也不能打你,等等。
3表情管理
美国儿童心理专家Michael Borba的建议,在被欺负时,你脸上怎样的表情比你说的是什么更重要。
这里的表情,不仅是孩子被欺负时要学会显露出勇敢、生气的表情,也是家长面对这种情况时,不可以流露出过于夸张的表情,从而误导了孩子的判断。
4是否还手,让孩子自己决定
很多家长关注的点是,如果被欺负了,是否要打回去。
其实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动手打回去是不好的行为,是在用错误惩罚错误。
其次,家长应该明确自己责任是引导孩子去沟通,但如果再三沟通无用的时候、必要的时候,允许孩子用一个孩子身份的本能出现还手冲动。
但要让孩子明白,这种“还手”是自卫性质的,为的是制止伤害行为,而不是报复。
5学会求助
除了上述做法,教导孩子学会求助也是关键,通过权威(家长、老师)来解决问题。
我们应当让孩子知道这种做法并不丢脸。
一个不成熟的社会中。一定有许多人,专向孩子们瞪眼,而这些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瞪眼,然后握紧自己背后的黑砖。
mic老师希望,家长们能从小培养孩子的权利意识,让孩子既能保护、尊重自己,也能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