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中兴,又称嘉靖之治、嘉靖革新、嘉靖新政,是指在明嘉靖帝时期出现的改革与中兴局面。嘉靖帝登基后效法明太祖和明成祖的治国手段推行"新政",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进行了一些列改革,革除正德以来弊政,取得了显著效果,这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同时文化和科技领域空前繁荣,优秀文学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
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佑樘之侄,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武宗去世后,以藩王的身份入继大统,在位45年(1521年-1566年),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的皇帝(最长的是他孙子,著名的明神宗万历帝,一共48年)。
嘉靖帝朱厚熜出生于朱祐杬封地湖广安陆(今湖北钟祥市),父亲是兴献王朱祐杬,母亲是北京中兵马指挥使蒋斅的女儿。朱厚熜幼读经书,聪敏过人。但在他十三岁的时候,父亲兴献王祐杬就死了,他以世子继理藩国。武宗驾崩后,他“少年天子入京师,既无朝中师保可为倚恃,又无藩府旧臣随从辅佐”。
面对武宗以来的种种积弊,如文官势力崛起、宦官干政、土地兼并、蒙古南侵、倭寇猖獗等等情形,朱厚熜即位之初,颁布继位诏书,便包括了革除朝野积愤已久弊政的各项内容,大块天下人心,都称颂称颂新皇帝朱厚熜是“圣人”。顺利当了皇帝之后,稳定了局势,朱厚熜随即进一步采取果断的措施,除宦官,诛钱、江(钱宁、江彬),清庄田、迎母后等,迅速打击了以杨廷和等前朝大臣为首文官集团和以谷大用等为首宦官集团势力,取得了行使皇权的又一个胜利,以巩固皇权,为推行改革赢得了政治保障。之后,在张璁等一大批官员的支持辅佐下,施行了一系列改革,兴道致治,革故鼎新,实现了“嘉靖中兴”。
一、政治方面,加强皇权,整饬言路,裁革冗滥,严防外戚宦官。
一是整治吏治,加强皇权。大明朝随着内阁制度的成熟,文官集团从宣德年间开始话语权越来越高,势力越来越大,逐渐对皇权形成了制约,嘉靖帝通过大礼仪之争,迅速摆脱了杨廷和的控制,使得杨廷和为首的前朝文官集团势力得到了压制,为自己树立了正统地位,强化了皇权外。
整顿翰林院各项积弊,让内阁有了密奏专权。调解和平衡朝廷中各方势力。打破重内轻外的观念,激发地方官员的进取之心。整饬言路,实现对百官的有效监督。裁革冗滥,减轻财政负担。二是严防外戚、宦官。嘉靖帝认为外戚为害天下,和张璁、方献夫在革除外戚世封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下令永远废除此制。嘉靖帝即位后,先是打压宦官集团,严禁宦官干政,削弱司礼监实权,使其形成摆设,各地镇守太监也被召回裁撤,彻底扭转了长期以来宦官干政弄权的局面,清除了明代政治领域内的最大毒瘤,便明朝因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明朝人李乐说:世宗皇帝继统,年龄虽小,英断夙成,待此辈不少假借。又得张公孚敬以正佐之,尽革各省镇守内臣,司礼监不得干预章奏。往瑾时,公卿大臣相见,无敢抗礼,甚有拜伏者。自张公当国,司礼以下各监局巨珰,见公竦息敬畏,不敢并行并坐,至以"张爷"呼之,不动声色,而潜消其骄悍之心。盖自汉唐宋元以来,宦官敛戢,士气得伸,国体尊严,未有如今日者,诚千载一时哉!
二、经济方面,限革庄田,清理勋戚庄田,改革赋税制度。
面对正德以来出现的“诸王、勋戚、官僚"请求及夺占民田者无算”“天下汹汹,几至大乱”的局面。嘉靖皇帝即位后,曾两次清理京畿庄田,但是因为官宦外戚等势力的从中阻挠,收效甚微。但张璁坚决清理庄田,并由畿辅扩大到各省,由庄田兼及僧寺产业。到嘉靖九年(1530年),查勘京畿勋戚庄田528处,计57400余顷,其中26000余顷分别还给业主。撤回管庄军校,严定禁革事例,不许再侵占或投献民田,违者问罪充军,勋戚大臣亦参究定罪。嘉靖帝限革庄田,清理勋戚庄田,遏制了土地兼并狂潮,缓和和消除土地兼并的冲突和百年积弊,使社会秩序趋向稳定。
推行新的赋税制度,以减轻民众负担。嘉靖时的额田已不到明初的一半,朝廷的赋税收入减少,民间的赋役也因田地被兼并而负担不均。1530年桂萼上疏建策清查新增田地与编审徭役,嘉靖准予施行。次年三月,御史傅汉臣把编审徭役的改革称为“一条编法”,即不拘限于原定的里甲,而在省府州县的大范围内通融科派,以求符合实际占田的状况,粮税与丁役各审定交银若干,一体征收,以求均平。但施行中又有田地肥瘠不同、人丁贫富不同等复杂情况,因此傅汉臣建策“取殷厚之产,补砂薄之地”,但并未能实施。这次赋役改制似仅在局部地区试行,但影响是深远的。
嘉靖帝执政的前半段,是明朝及其繁荣的时代之一,国家财政稳定,储备充足,商品经济发达,每年富余白银就多达五百多万,粮草够支用十余年,民间经济也富庶东南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而且从嘉靖四年(1525年)起,明朝宣课司正式改白银收税。此举的结果就是白银正式成为法定货币,经济意义重大。
三、军事方面,肃清倭患,挫败鞑靼,击败葡萄牙。
嘉靖帝执政时期,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战争极多。南方的倭寇还有北方的鞑靼部落,每年轮流骚扰大明边境,史称"南倭北虏"之患。
嘉靖从1546年开始积极调兵遣将,集结精锐部队到东南,任用了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谭纶等一大批名将,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随着最后一股倭寇团伙在越南万桥山被歼灭,肆虐大明近二百年的倭寇之患,终于彻底肃清。而北方在马芳等人的镇守下,多次挫败鞑靼部落的侵扰,边防形势大大改观。
15世纪末,葡萄牙的海外扩张达到高峰。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展势力。明人沿用阿拉伯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郎机国。1511年,葡萄牙人灭掉了马来王国,在当地建立殖民据点,从此控制了马六甲航线,阻断了中国与南洋各国的交往与贸易。《明史·满剌加传》记载说:满剌加“自为佛郎机所破,其风顿殊。商舶稀至,多直诣苏门答剌。然必取其国,率被邀劫,海路几断”。后来,葡萄牙殖民者对此率领舰队,入侵广东等沿海边境,并杀掠乡民,肆行劫掠,筑室立寨,打算长久占据土地。1521年,嘉靖帝下旨,命广东官员驱逐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在屯门岛海面集结舰队,负隅顽抗,由此揭开了中世纪东西方之间的海上较量。葡萄牙人屡战屡败,1549年,朱纨和福建巡海道副使柯乔合兵进击浯屿,葡战舰逃向诏安县,朱纨和柯乔率军堵截于走马溪,葡人多被擒斩。葡萄牙殖民者在广东、浙江和福建沿海建立的据点,都被拔除。但是在1553年,葡人托言商船遇风暴,水浸贡物,请在澳门借地晒晾。明海道副使汪柏受贿,私自准许。起初还只是搭造茅棚停息,就船贸易。尔后逐渐建造居室扩充住地,到嘉靖末年,葡萄牙来澳门者已筑室千区。一直到1999年,澳门才重回到祖国怀抱。
四、文化方面,整肃科举,激励士气、整顿学政。
对于文化和教育方面,嘉靖帝即位后马上整肃科举制度,来确保选举的良性发展;倡行三途并用,激励士气;整顿学政,来强化学校的教育功能。
“兴土木,修殿堂;兴文化,建学堂”,嘉靖既修了劳民伤财的宫殿、陵墓,又修了维护朝廷秩序的内阁阁房,同时近30次拨款修建书院。并且重视发展教育,尊重孔子及孔子门生,在全国各地兴建书院。嘉靖重视文学艺术,谕示勘刻《三国志通俗演义》和《忠义水浒传》,使当时的白话小说和戏剧传奇创作得到了繁荣。《西游记》和《金瓶梅》也在这一时期问世,阳明心学广为传播,流派纵横,此外戏曲绘画乃至科学领域都是巨匠云集。同时嘉靖帝十分重视《永乐大典》一书,由于宫中意外失火,他命人重新抄录副本,副本一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才宣告完成,与永乐正本的格式、装帧完全一致。
嘉靖年间还进行了驿递制度改革,改造北京城,新建了地坛、日坛、月坛。
嘉靖帝改革以尽量扫除了明朝百余年来的积弊,革新了人事格局,遏制并扭转了国势日衰的趋势,其影响波及隆庆至万历前期,之后高拱、张居正的很多改革措施很大程度上是嘉靖帝改革的延伸和效法。嘉靖帝以其圆熟的政治手段,成功的制造了一个国富民强、文化繁荣的大明帝国。虽然后期因为信奉道教等原因,导致出现了严嵩等奸臣,给国家政治、经济带来了一定影响,但综合起来,以帝王业绩论,还是相当出色的。
《明世宗实录》:“神圣不世出之主”;“躬秉圣资, 出抚兴运, 铲奸剔蠹, 丕举王纲, 肇修人纪。立极建中,,肇修人纪。凡诸大政令之因革,大典礼之制作,咸稽谋于天,会通古今,经画自心,毅然独断,一洗俗吏牵迹,经生守文之陋。……君臣奔走以受成,万姓倾心而向化。卒之幽明协顺,中外敉宁,声教暨于交南,威灵于穷朔。盖举我太祖、成祖丕造之光烈,而觐扬之巍巍乎,盛矣!”
《明史》赞曰: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夫天性至情,君亲大义,追尊立庙,礼亦宜之;然升祔太庙,而跻于武宗之上,不已过乎!若其时纷纭多故,将疲于边,贼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经,营建繁兴,府藏告匮,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因以渐替。虽剪剔权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