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蔡朝阳写的那篇《温和地保护孩子的不知情权》,里面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蔡朝阳说,他觉得他的孩子有权虚度一生,他和他的老婆不把望子成龙的世俗观念加在孩子身上。
他的底线令我心惊,看到这句话,我试着问自己,这句话对吗?隐隐觉得,是对的,那么我能做到吗?说实话,不能完全做到。
在育儿媒体混了很多年,自己算是有幸,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伙伴和专家,每天浸泡在各种育儿知识里,对于应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这一点,深深认同。
按照通俗简单的理解,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就应该是:无论孩子是否是你期待中的样子,我们都应该同样爱他,而不是你符合我的期待,我才爱你。
有一天,和东昊说到百慕大峡谷,他特别兴奋,说自己长大要做个科学家,研究那些神秘的百慕大峡谷、亚特兰蒂斯、尼斯湖水怪。
我突然有点失落,在心里暗暗想:他长大了,去很远的地方,很久很久不回家,也不打一个电话,而我像所有父母一样,惦记、担心、盼望。
你看,修炼这么多年,我依然没能让自己变得多强大,对于东昊,尽力去实践无条件的接纳和爱。但还是不能放下一些世俗的期盼。
我曾特别希望东昊能喜欢画画,还为此给他报过一段比较知名的画画课,但是他讨厌每周交的素描作业,每次都像是为了我不得不完成,他说他画画不好,我说,哪里不好了,你看你比我画得好多了。但实际上,画画只是我自己未能完成的心愿。
我也会为了东昊记不住英语单词而焦虑,着急的时候,甚至会对他发脾气。也会为了他能得全优而有点欣喜。
尽管,那天东昊问我,妈妈你希望我长大了做什么。我说:“我希望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也是真心话,但是世俗的标准总会时不时在脑海里冒出来对他的行为做出评判。而我无论说的多么动听,东昊一定也能捕捉到我心底的这些想法,努力去做到我心底期望的样子,比如,他会知道我不会对他的分数毫不在乎。就如小时候的我们,都有一双能看穿父母内心的眼睛。
我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也曾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变得特别礼貌、规矩,特别努力地学习,努力地配合他们收拾屋子、做到井井有条,按时吃饭、睡觉,成为一个他们喜欢的“乖乖女”。
但是上大学以后,终于有了掌控自己人生的机会,我开始没完没了地熬夜、胡乱吃东西,屋子乱得忍无可忍了才会收拾。不活在父母的视线里,我终于可以做自己。
反倒是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生活都做过尝试以后,自己才开始追求有规律的生活,开始喜欢自己的小家常常安静、整洁。再做这些,已经不是为了满足谁的期待,而是自己心甘情愿。有了内驱力的行动,才会是自己的人生。
书上说,我们这一生最终的追求不过两个:自主感和亲密感。其实,细致想想,这些道理都能明白,孩子本应成为他们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按照世俗标准刻画的模样,走在被别人安排的路上,即使风景再美,也会心存不甘,反倒是自己选择的,即使是跪着,也要走完。但是,对于父母,真正放下对孩子的期待,真的不易。
唯有在陪伴的路上,不断提醒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