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上公众号上,到处都是正能量,悲催的永远是别人的故事,给出解决方法的永远是作者本人,放眼望去,全是人生赢家。相较之下,我的生活简直日了狗了。
出生在广东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有山有水有田地。我们家作为特困山区的特困户,以父母隔三岔五干大架以及小孩异常优异的成绩而享誉村内外。如果刻意回忆,还可以想起腥风血雨的童年,到现在一哭仍然喘不过气。唯一进教导处的机会,便是与我弟一起,作为欠学费的代表,站在教导处主任面前,听老师委婉地询问学费的下落。
而那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生活的恶意,神奇的是,从未绝望。日记中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不想活这样的字眼。贫困的生活以及灾难般的父母关系,并不影响我拥有朋友以及老师的疼爱。
我可以静静地躺在家里的长条椅上看外面被太阳照得火辣辣的路面,一看就是一下午;我也可以在午后把剩饭剩菜和着热水全吃掉然后扶着肚子让我弟从家沿着小路一直推到学校;我可以放学后就如痴如醉沉浸在课外书里;我也可以厚着脸皮蹭邻居家的电视看笑傲江湖。
所以,除了父母打架的时候,除了交学费的时候,我的大部分童年时光,还是愉悦的。
后来,就这么一路长大,考上了广东最好的大学。顺利毕业,找到世界500强的工作,离职,就业,又离职,再就业。
再就业前,刚一个人骑车去完西藏回来,意气风发,觉得世界都是自己的,一切皆有可能,并制定了一长串计划。
然而,就在这么一个一切看似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刻,我走上了焦虑不安顺便偶发性抑郁的道路,时好时坏。时常心生绝望,与他人沟通或日记中经常出现“不想活”的字眼。
导火索是新工作。这份工作几乎满足我以前设立的所有标准,大的平台,好的领导,可以衡量的结果以及企业级的市场。可是,身处其中,一次又一次生出自己不配的想法。
一天一天坐在办公室焦虑地发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逃离办公室。入职4个月,我已经记不清有几次在上班时间躲在地铁站躲在银行大堂甚至躲在长途公交上了。
每一天都在要不要离职中挣扎,日记中专门记录离职状态的那篇估计已有上万字,前一段在写要离职,后一段又马上推翻。
看了大量的文章,想离职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劝你不要离职的,不想离职时看到的全是让你离职的,已经完全不能思考,全面陷入思维瘫痪。
站在毕业5年的当口,发现自己一事无成,既没成家也没立业,更可怕的是,细数起来竟无一技之长,没有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么要,不知道离职之后能做什么,怎么去支付一家人的房租,会不会一时冲动美名其曰去找自己,结果蹉跎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还在原地又要为了糊口随便找一份工作。
按毕业5年决定一生论,大概我的人生也就这样了。
前段时间看《心灵捕手》,尚恩不停地对威尔说"It is not your fault",直到威尔抱着尚恩痛哭。看得我泪流满面。
这不是你的错。我也很想有人这么对我说。
也许童年的经历还是给我留下了印记。自小在缺爱的环境里长大,我比任何人都缺乏安全感。总是害怕自己不够好而被抛弃,总是在真正坏结果出来前就逃,总是首先自责,总是觉得自己不配。不配拥有爱,不配拥有好的工作,不配拥有快乐,不配幸福。
按照吸引力法则,这些潜意识里的不配通通变现,变成了今天的我自己。
关于要不要辞职,关于以后要做什么,我还是不知道答案。只是,刚刚因为姨妈在厕所里痛不欲生,现在写完这篇,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