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晃婆婆出院已经七天了,身体状况是一天比一天好,自己能吃饭了,扶着车也能下地走了。目前主要问题是心理关过不去,消极沮丧哭泣总伴随着她,不能接受自己生病后的状态。
不接受生病是很多健康人,初次得病时的第一心理反应。潜意识里认为:我这么健康,我怎么会生病,我不应该生病,生病那是别人的事。据我观察,有产后抑郁症,也有(健康人)大病抑郁症。心理疾病的治愈有时比身体疾病治愈还困难。
为什么有人说,癌症一半是被吓死的,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就是心里接受不了自己生病的事实,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能过心理关的人,必须内心强大且豁达。同样疾病至少治愈1|3+。
02
最近我白天没有时间更文,晚上躺下就睡。老公照顾婆婆日常起居,兼外出采购。我做饭兼各种收拾整理,老公出门我替他照顾婆婆。随着婆婆病情的好转,我们照顾程序的熟练,才慢慢捋顺。相比当年伺候我妈和我爸,难度系数还是低一些。
目前护理的难点是晚上的照顾,由于婆婆肾功能受损,每晚起夜至少四五次,甚至更多。老公整宿睡不好觉。于是我主动提出要和他轮换照顾,老公不同意,他怕我休息不好。
白天我尽量多分担些,让老公补觉。感觉老夫老妻和小夫小妻的区别是,知道彼此心疼,愿意为对方多付出些。
最近经常听到有人夸我是孝顺的儿媳妇,其实我从来没这么认为过。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公婆,做自己该做的和能做的事而已。在他们百年之后,做到内心无愧就行了。至于别人评价什么,我并不看重这些。
03
我最不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有人常说:子欲孝而亲不待。为什么父母活着的时候,不尽孝心呢?等父母去世了,说那些话有什么用。就是给自己找一个美丽的借口,安慰自己心灵而已。
有些人动不动就爱评价这个行为是孝,那个行为是不孝等等。其实当他遇到同样的情况,能做成什么样,都不好说,可能还不如别人做的好呢。
养老这个事儿看似相同,其实每家情况差别很大。它比养小要复杂的多,养小就是父母的事,责任明确。奶奶姥姥帮忙更好,不帮忙也不违反道德和法律,只是亲情过不去而已。
而养老主体责任是儿女,儿女多责任人就多。常言道: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理论上人多可以分担责任,但事实有时却恰恰相反(也有多子女家庭配合默契的)。因为每个儿女经济条件、身体状况,配偶想法等等,都不可能一模一样,所以面对赡养的问题,有想法,有纠纷,有矛盾属于正常。
除非其中有一或两个儿女比较富裕,主动多承担养老责任,问题还能减少或直接解决。如果条件都不好,或都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觉悟偏低,自私自利,只想获得继承权利,不想尽赡养义务,那就糟了。家庭大战不可避免。
我总结,养小难点家家大同小异,养老难点却各家有各家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