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位朋友办公室看到了一幅字:博采人和,朋友说是孔子的后人亲笔书赠。应朋友之邀,格一格这个“博采人和”。
《中庸》名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理解为:情绪出现之后没有发为行为之前的状态,称为“中”。情绪表现为行为而又符合天道,在情在理,称为“和”。“中”的状态是天下的根本;“和”又是天下顺畅发展的原则和基础。达到“中”、“和”的境界,便阴阳和合,万物能自然生灭了。
中,是君子内修自省涵养、隐忍包容的心理成长方向;和,是君子与环境互动的行为修养方向。不是要人一味隐忍出世,而是积极觉察、运用自己的情绪力量,主动影响环境。如果“中”是“在明明德”,“和”便是“在亲民”,“致中和”,便“止于至善”了。
至善人人生而有之,之所以不能持续表现出来,是因为人作为有情众生,行为动静很难不被私欲影响。然而每个人都会在有些时候表现出他自身本来的至善。这位朋友是一校之长,书者写“博采人和”相赠,想是鼓励其多看人表现出来的合天理的美好一面,对学生则发现而肯定之、培养之,对他人,则发现而虚心学习之。之所以书“博采人和”而不是“博采众长”,因“长”不一定符合天道,譬如那个在集中营幸存下来的中学校长所说的“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等等,这也是教育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先和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