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突围的人生,值得一读再读!

 

昭君画像

   

    在中国古代,有四位享誉世界的美女,她们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单从相貌上讲,四者可谓并驾齐驱、难分高下,想要挑选出一位花魁来并不容易。但如果让观众来投票,我想最受欢迎的美女,一定会是“最美人”——王昭君。

    西施、貂蝉、杨贵妃三位,或多或少都带有点“误国、害人”的名声,这也是几千年来乱世中美人顶罪的恶俗。相比之下,歌颂王昭君的诗词最多,可达七百多首。民间小说也有四十多种,数量十分庞大。而这其中却没有一首是污蔑的。大多是同她的墓志铭一致,歌颂为了国家牺牲自我的大义。

    从这一点儿讲,另外三位美女的反响就有些差强人意。如果再仔细琢磨,就会更加发现:王昭君虽然奔赴塞外,远离家人,但她那短短三四十年的人生,却要比其他三位幸福得多。这种幸福,我想用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来形容是最为贴切的了。

    今天,当我们再度拿起诗书,阅读那段历史,从那位以美貌和丹心流芳后世的女子身上,除了学到刚强、勇敢和无私外,还有一种敢于突破重围的人生态度。

                                一

    大约在公元前52年,小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相当于现在的湖北省兴山县。本名王蔷,昭君是她的字。

    这个字十有八九是她父亲王穰取的。王穰是个读书人,奉行着耕读传家的准则教授儿女。昭君上头有一哥哥,底下还有个弟弟。作为女孩,家里就她一个。当时王家的家境还算是可以,所以父亲除了对两个儿子严格管理外,也十分注重女子教育。对昭君来说,棋棋书画,女工针线,这些都是从小就掌握的。

    转眼,昭君长到十七岁。那位好色的汉元帝也开始张罗着给自己挑选嫔妃了。因为宫里已经很多年没有进过新人,宫女们早已过了年纪,汉元帝想,干脆派人到地方去选美吧。年龄就在十七到二十岁之间。这意见不管大臣们如何,皇后是先同意了。元帝当机立断,派内监拿着圣旨去地方征婚。

    征选秀女的消息一出,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本该是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但是大家却并不买账。比起嫁入深宫内苑,普通百姓倒更愿意将女儿嫁与邻家阿郎。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有关。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特殊情况。没等朝廷官员到来,消息所传之处,凡有女儿的都提前将闺女婚配。甚至有的老丈人,直接在街上拉一个模样还过得去的男子,回去就拜堂,也不讲究什么门当户对、三媒六证了。如此一来,长得有点像宋玉的,就变得极端抢手,一天可能要结三四次婚。

    当时就有人写诗说:

    九重鸾诏出深宫,

    嫁女婚男处处同。

    毕竟青年人爱惜,

    一宵三娶福无穷。

    在这种风气下,有一个人却不愿意跟随潮流,那就是王昭君。

                                二

    这天,选秀的消息刚传到乡里,王穰对女儿说:“你哥哥已经结婚,你弟弟也马上要订婚了,要不然你也看看,合适的话就找个人嫁了吧。”

    昭君坚决地说:“这十里八乡并没有女儿中意的,如果有,就是跟着他死了也愿意。”王穰一想:也是,这附近几个村并没有像宋玉这样的人物。如果随便找户人家,可能就毁了自己闺女的终身幸福。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等到知州和使者来的时候,一切已经水到渠成。知州得意地说:“大人请看,这就是王蔷,本县中才貌最佳的姑娘。”使者却充耳不闻,只在一旁震惊:天下竟然有这般女子!这下回去可以邀功了。

    很快,王昭君就告别家人,随本县其他几位女子一起进宫了。到了京城后,使者将名单交给内监,领了赏钱,任务就算完成。至于接下来的事,就交给画师了。

    内监将名单交给皇上,皇上说:“这么多人,朕怎么看得过来吗?拿去命画师画像,送来朕一一阅览。”内监领旨下去,第二天宫廷画师首席毛延寿就带着一群人来给秀女们画像。

    毛先生画人物有一特点。他可以将倾城美女画成美中不足,也能将长相平庸的变成天姿国色。而且,根据贿赂的多少还可以分为一二三等。很快,一些给毛画师送礼品的就尝到了甜头。她们看着令自己十分满意的照片,心中无比喜悦。

    这天,已经有了视觉疲劳的毛先生突然眼前一亮,出现在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昭君。毛先生想:要是把此女的神态样貌描摹纸上,那可当真不负首席“画师”这份荣誉耀啊!但是,因为已经养成了索贿的恶习,毛先生还是风轻云淡地说:“姑娘想画个几等的容貌?”

    王姑娘也不卑不亢,只说:“按照您的想法画就可以了。”毛画师想:是不是得再暗示她下?于是又说了一番套话。王昭君听是听懂了,但依旧不理睬。此时,大家可能就犯迷糊了:王小姐是因为没钱还是咋的?人家都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了,还不知道怎么做吗?王昭君最终没有贿赂画师,坐了一会儿后就走了。

    昭君前脚刚走,毛先生就破口大骂:“你个小毛丫头如此地不识抬举,那可就别怪我了。”于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绝世笔法,将王昭君的倾城之貌变成了美中瑕疵。

    半月后,所有秀女的画像都画完了。毛先生给皇上呈上去,元帝翻来覆去地看,突然眼前一亮,发现了昭君,但仔细一瞧,脸上有颗痣。于是问道:“这咋回事啊?”

    毛先生就给皇上解释:“此女的确气质脱俗,但是脸上有颗丧夫落泪痣,皇上若是娶了她,轻则抱病,重则会有性命之虞。”元帝脸色立马变了,说道:“这样的人还敢参加选秀?传旨,将其贬入冷宫面壁,不到三年不准放出来。”这样一来,昭君的命运就被随意地改写了。

                                  三

    几年后,大汉帮助呼韩邪单于统一了草原,使其成为西北部落最大的领主。呼韩邪单于感激汉国恩情,亲自来向皇帝求婚,希望通过联姻的方式加深两国关系。此时,无论是元帝还是底下的大臣,都一百个赞成。

    不料,皇后却反对了。皇后反对的原因莫过于疼惜女儿。于是给皇帝提议:“以前高祖在的时候,不过随便找个闺女嫁给单于,是丑是美他们的审美也看不来。”皇帝想,这主意好,于是派人去后宫询问,看是否有人愿意主动请缨?

    此时,昭君已经在掖庭待了三年,从未有机会见到那些贵族,更别说是皇上。她的身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长工。而且很可以能一直默默无闻下去。

    当掖庭令拿着圣旨来询问时,大家都不愿意去那西北苦寒之地。远离祖国,远离人民,那样的人生她们是从未想过的,而且也不敢去想。主管见大家都不愿去,准备直接指定人选。这时忽然有一女子站出来说:“我愿意去。”掖庭令高兴万分,又选了两名陪嫁丫鬟,最后上报给皇上。

    皇帝得知后宫中有这样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心中甚是欣慰。先是授予封号,接着给她的父母兄弟进行赏赐。空暇中,昭君回了趟家,算是与父母兄弟作最后的告别。其间的心情对话,还用在此一一细数吗?

    到了送别这天,皇帝设宴邀请单于。酒过三巡后下令:“来人,请公主。”单于对这个“公主”还是满怀期待的。不一会儿,一个聘聘袅袅身姿在宫女的搀扶下走了进来。等见了面,不光单于愣住了,元帝和在场的大臣们也愣住了。

    元帝震惊万分。这不是那个有着丧夫落泪的女子吗?痣呢?没有!泪呢?人家现在正值青春年华,还没到落泪的时候!半晌,皇帝醒悟过来:“是那狗画师欺骗了自己。”但现在有什么办法?只能忍痛嫁“女”了。

    王昭君叩别皇上,随单于上车了。汉元帝坐在椅子上怨恨难平,没一会儿就下旨,将毛延寿和那群有意颠倒黑白的画师全部处死。这事归根结底到底怨谁?宋代的文坛盟主欧阳修给出了结论: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这事说到底还真不能全怪人家画师,谁让你自己有眼无珠呢?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人都发现不了。这言外之意是说:你的审美也就到这了。

    欧阳永叔这首诗,可以说是对汉元帝的一个客观评价。

                                  四

    昭君出塞之际,呼韩邪单于的迎亲队伍车有百驾,人有半千。可以看得出他对这次的婚姻十分重视。

    清朗无风的时日,汉族公主坐于马上,身披红裘,清弹琵琶,引得天上的大雁纷纷忘了挥翅,成群结队地落在车盖上聆听。

    这首曲子被后人名为《昭君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述黛玉哭泣时说:鸟儿都忍不住离开了。这是悲向极致,也是反向运用。既然燕子走了是悲,那么大雁落下,最起码也是带有点欢快的意象了吧。

    其实,昭君此刻的心情,既有去国离乡的忧愁,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也许她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就幻想出了现在,不过还是毅然决然地坚守了决定。

    古代女子到了二十岁已是婚嫁年华,如果继续在宫里赌下去,那么可能在三十岁时会飞黄腾达,也可能会输掉整个青春。与其深陷重围,听之任之,将一切交给命运,不如勇于放手,敢于突破,去体验一把别样人生呢!

    来到漠北草原,各部落举行了盛大的迎接会。呼韩邪单于向大家介绍自己这位新阏氏。阏氏在匈奴就是妻子的意思。呼韩邪单于郑重地说:“这是我的最后一位妻子,希望你们像爱戴我一样爱戴她。”牧民们纷纷表达敬意,王昭君也开启了新的生活。

    草原上以放牧为生,几乎没有什么粮食。王昭君就给大汉皇帝上书,请求送点种子和生活用具来。过了半年,种子送来了,这位王阏氏就教大家如何种庄稼,如何做成面粉。

    因为没有医生,昭君就一边学习,一边亲自给她的牧民朋友们诊治。闲暇之余,她也教那些年轻的女子弹琵琶、读诗,学一些汉族的文化知识。偶尔,她也会和其他的女伴们一起,骑着马在无边的草原上放牧。那时,她的心情是轻快的,也是那些深宫中人难以想象的。

    就这样,大汉已经渐渐忘记了她。

                                  五

    王昭君在匈奴的生活总体来说比较美满,她为呼韩邪单于生了儿子,从此更加受到恩宠。如果说一直这样持续下去,那么昭君的人生应当是非常幸福的。然而没过几年,这位四十多岁的单于就去世了。此时王昭君才二十四岁。

    因为匈奴人有着一种较原始的风俗:新单于继位后,可以迎娶他的后母。虽然这位这位新单于不是王昭君生的,但这在汉族来讲,等于是乱伦。她当然不会同意,于是给汉王朝上书,说自己已经完成了和亲的使命,如今老单于已死,这里的风俗她实在无法接受,希望能够回到中原。

    这时大汉皇帝已经是汉成帝,对这位前朝的宫女并没有什么印象,只是在回信中说:“为了大局着想,您就继续待着吧。单于要求你嫁给他,那你就嫁吧。”几乎可以说是敷衍了事。王昭君没有退路,只能答应嫁给新单于。

    娶了自己的小娘,这位复株累单于又做了一件丧尽天良的事。就是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王昭君和老单于的儿子给杀了。此事在《南匈奴列传》中记载的是:“初,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智伢师,以次当位左贤王。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单于欲传其子,遂杀智伢师。”

    儿子死后,王昭君不得不继续跟着新单于过日子,又给他生下了两个女儿。后来都嫁给了当地的贵族。十几年后,第二任丈夫也去世了。昭君的命运,可能是嫁给第三任丈夫,也可能是在草原上做一个普普通通的放牧人。史料到处再无记载。

    因为当时已经没有几人关注这件事了,所以连她准确的去世时间也不能判断。只是留下了十几处墓,被称为“青冢”。墓碑上刻有诗句: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六

    后世写昭君的诗词达七百多首,民间的小说也有四十多种,数量十分庞大。

    李白说:“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垂怜、惋惜是李白少有的深情。

    杜甫说:“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是他路经昭君老家时心中所感。

    而白居易也在诗中写道: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纵然颜色依旧,可惜已被故乡忘怀,又如何能够回得去呢?

    所以,还是王安石的《明妃曲》最为贴近!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曲•其一》

    在西晋,为了避司马昭的讳,将昭妃改为明妃。王安石说:“昭君的意态,不是区区画师可以表现出来的,所以他的确很冤。至于你说去之后与家人万里相隔,那有什么呢?人生的失意哪管天南地北啊!”

    王安石的立意直接打破了将近一千年对王昭君的误解,此前一直在谈愁,现在却要向前看。这也是拗相公与众不同的地方。至于第二首,就更有意思了。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明妃曲•其二》

    王昭君开始去的时候,听不懂匈奴人说话,交流起来很困难,往往一个人坐着谈琵琶,而那些随嫁的侍女们,也在暗自垂泪。 

    不过,她很快就融入了胡人群体中,而且生活地很快乐。所以,人生不在乎是天南还是地北,重要的是找到一颗相知之心。王昭君遇到了,我们为她庆幸。

    在她那短短三四十年的生命中,有过三次重大的转折。

    第一次是选秀进宫。如果没有参加那次选秀,而是随便找个当地的小伙子嫁了,那么昭君的一生可能是相夫教子,默默无闻。

    第二次是毛师画像。如果她贿赂了画师,以其容貌会直接被封为贵妃,甚至以后还有更高的发展。不过若论“功名”二字,那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次是远嫁匈奴。正是因为有了前两次的选择,她才会毫不犹豫地作出了第三次选择。而正是这一次选择,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不仅成为了一位巾帼英雄,同时也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

    今天,当我们处在生活的围城中疲惫不堪、寸步难行时,不妨读读王昭君。因为她会告诉我们:只要勇敢迈出新的一步,未来的一切极有可能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