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流浪地球》让知乎、豆瓣都炸开了。
大年初一那天,《流浪地球》仅仅排在第四位,转眼两天,赫然登顶春节档的榜首。
现在,已经36亿票房了。
吴京,这个带着《战狼2》登顶中国电影榜首的人,这一次又带着《流浪地球》冲了出来。
见过最多的评价就是:《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开篇之作。
很久以来,我们都是在美国科幻大片之中感叹何时国产科幻能够崛起,现在看来,已经开始实现了。
一
《流浪地球》带着丰富的中国色彩,不管是开头出现的“交委”还是后面的“济南派出所”亦或是那句经典的行车警示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中国式的父子关系,多年未见的刘培强和刘启父子两,有着我们所理解的恩怨:刘培强的选择让刘启的母亲离开了,刘培强20年没有回到家乡了,这些都是刘启心中的怨念。
相反刘培强因为自己的选择,对刘启对妻子对韩子昂都是愧疚的,20年未见的刘培强也是十分期待跟刘启见面,恩怨之中又是骨肉羁绊。
“火石”运送往杭州发动机的路上,司机死了,队员死了,韩子昂死了,女队员受不了了,“火石”被打烂了,队长只是为了执行任务,但是也是人,看着前无路,后骸骨的绝望,只能朝着身后放空枪,发泄情绪。
《流浪地球》里面渗透的是中国式的情感表达,也就不难说是开篇之作了。
二
相比于以往我们看见的美国大片之中的一个英雄人物来说,《流浪地球》里面没有一个人是英雄,因为所有的结果都是无数人一起付出的,没有一个人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的。
团结才是力量,希望才是动力。在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些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感觉,看得时候只有一种习以为常的认同感。
韩朵朵是从大洪水之中所有人救出来的女孩,那时候韩子昂正是救援人员,这个女孩是所有人的孩子,“所有都展示出托举的姿势”在韩子昂的回忆里面如是说道。
这一幕,在影院的时候,隐约听到了背后的些许抽泣的声音。
即便最后,刘启说出那个充满希望解决办法的时候,莫斯机器人也说了,以色列科学家也想到了这个办法,这让刘启的想法也变得有些一般,但是依然有希望。
刘培强在最后决定在总控室采取行动的时候,也有俄罗斯宇航员的支持与同行,为了任务完成,俄罗斯宇航员也牺牲了。
刘培强唯一能做的也是带着空间站的炸药助地球上的人一臂之力。
《流浪地球》里面没有夸大任何一个人的力量和决定,没有让任何一个人有着英雄一般的存在感。
每个人都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那么一点事情。
三
徒劳无功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字眼。
刚子救了韩子昂,大部分都以为韩子昂可以活下来,但是很遗憾,不就之后,韩子昂也是了,刚子的那一脚是徒劳无功的,但是他能不这么做吗?
刚子做不到,作为一个救援队员,首先是执行命令保护“火石”,但是身边有人陷入了绝境的时候,刚子只能救人,哪怕自己即将遇难。
司机为了保护“火石”,队员护送“火石”前进,这些都已经做到了,但是杭州城早就在岩浆之中了。
队长说出救援队任务失败的时候,心里面是淌着血的吧,这也是徒劳无功的。
最后,推动那根“针”的时候,队长等四人也是徒劳无功的,没有办法,只有他们知道这是最后的希望。
机器人已经对地球放弃了救援,因为数字代码之下只能够计算如何保全自己,当然,这背后也有联合政府的授意。
任务的成功、地球存活的背后,是那么多的徒劳无功,也有那么多的坚持不懈。
四
在地球即将毁灭的情况下,刘培强要带着空间站做点什么的时候,看起来是要将“火种”计划灭绝一样。
有人说:“这不是让人类文明灭绝吗?”
刘培强只是一个父亲,他心里也在不断的想念自己的儿子,中途几次电话,都是询问刘启的状态,最后得到那个消息的时候,刘培强知道,自己要做出一个选择。
是“流浪地球”还是“火种”,就在那一瞬间。
在刘培强冲向木星的时候,心里面就已经有了答案。
莫斯最后说了一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因为人是情感动物,作为一个普通人对刘培强不能有太多的限制,他思念儿子也想要拯救地球,两者结合,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五
到这里已经是一个思考了。
若是真的有一天,遇到这样的状况。
那么究竟是“火种”计划更好,还是所说的“地球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类文明?”
人类文明的延续到底是基于地球还是基于人类本身?
六
《流浪地球》能够激起这么大的浪花,是作者刘慈欣和所有人未曾想到的。
只希望其他的作品都能够慢慢的制作出来。
就现在看来,《流浪地球》是一部好片子这是毋庸置疑的,尽管有着那么人的指责和摆在眼前的一星、差评。
缺点和错误是难以避免的,但在此之外能够尽力做到极致已经是不容易了。
也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没有批评,重要的是在批评之中走出更多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片子。
一部好的电影,既是民族自豪,也是文化输出。
我想身在大洋彼岸的人能够看到这么一部影片,也应该有着强烈的反响。
《流浪地球》依旧是中国科幻电影起步的开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