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媳妇觉得她8岁的孩子学习不够主动、自觉,想让他知道父母赚钱供他读书不易,正好暑假,决定让孩子去卖矿泉水,尝一尝“赚钱的艰难”。说干就干,傍晚,她带孩子来到风光带,随便找个地方,摆一箱矿泉水,让孩子写了一块字牌:矿泉水,2元一瓶,孩子就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挣钱”行动。每天有很多市民来风光带散步,两个小时后,首战告捷,孩子挣了6元,还拿矿泉水和旁边卖冰粉的换了一碗冰粉吃。孩子很开心,说“明晚继续”。
侄媳妇此举,颇让我感慨。想我那时带孩子,那时家里真是经济困难,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分钱花,但从没想到让孩子去挣钱,只教育孩子要争气,发狠读书,考个好大学。侄媳妇舍得“用”孩子,值得点赞。
侄媳妇的初衷是让孩子“吃点苦,从而好好读书”,这个目的恐怕实现不了。8岁的孩子天真无邪,他不会觉得卖矿泉水“是吃苦”,反倒觉得“好玩”,特别是赚了钱,虽然只有几块钱,但对孩子来说也算不少了,更主要的,这是他自己挣来的,与平时向爸妈伸手要的钱,感觉上是两码事,他会有一种成就感、一种自我效能感——当然,他不会用这么“高级”的词,但是,心里满满的自豪感是有的,所以,他乐意继续卖矿泉水。
如果这个暑假,他每天傍晚都去卖矿泉水,现在离开学也就十来天了,大概率,他并不会觉得“坐在房间好好读书”比“在风光带卖矿泉水”好,如果每天卖的钱越来越多,反而,可能让他产生一个错觉:做生意多好呀,好玩还赚钱,而读书,多枯燥、多辛苦啊。到时开学了,更难“收心”,如果是这样,就和家长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对侄媳妇此举,为什么我总的来说还是持赞成态度呢?这就要说到我刚才提到的“自我效能感”。
197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每个人都有对自己完成某件事的能力的主观评估,这就是自我效能感。“我能行,我一定行!”,相信自己能做成一件事,对于一个人成功完成一件事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做不成事,基本上就会真的以失败告终。所以,自我效能感对于孩子的成长、学习以及个性的养成,乃至整个人生,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自我效能感高,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会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呢?
一、自我效能感可以激发我们的积极情绪。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通常能主动应对压力,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人,通常会采用逃避的方式缓解压力。
那些相信自己能应付可能出现的困难的人,很少会把精力用来想象各种消极因素出现的可能性;而那些觉得自己难以应付困难的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头脑中也会不断想象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并为此烦恼。
二、自我效能感会影响我们对环境的选择
当我们面临选择时,通常会倾向于回避那些自己认为无法应对的活动和环境,而选择去做自己感觉能够胜任的事情,并选择进入自己认为能够适应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就通过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兴趣及对能力的认识因素等,来为个体确定发展方向,而这一选择反过来又会影响后面的生活和发展。
比如,一些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志愿时,那些自我效能感高的毕业生会认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机会更多一些,因此,也更乐于积极的学习或接受再教育,从而为实现自己的职业追求做准备。也有些毕业生即使具备足够的能力,但由于怀疑自己在某方面的潜能和表现,也会限制自己的职业选择范围。
三、自我效能感会决定我们的心理特质。
自我效能感低,人很容易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感,也就是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这是非常不利于个体幸福和未来发展的。
对于孩子来说,从很小的时候起,他们就要经历各种情境的考验,比如学会走路,学会自己吃饭,学会穿衣,上幼儿园以后与同伴的竞争,上学后成绩的排名站队,人际交往的逐渐复杂化等等,总体上都是一种困难与挑战,这就是成长的烦恼。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在面对这些困难时,通常会更积极乐观,也愿意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而不是任由挫败感影响自己。
简单的说,自我效能感类似于我们通常说的自信心。每个人天生都会有自卑的倾向,自信心不是靠说教、靠纸上谈兵可以得来的,而是让孩子从小就做自己能做的事,允许他试错,从做成一件件小事中,慢慢积累自我效能感——我能自己吃饭,我能自己穿衣服,我能扫地,我能独立完成作业……侄媳妇让她8岁的孩子去卖矿泉水,从小接触社会,与人打交道,赚到自己的零花钱,这就是一种切切实实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虽然可能对暂时的学习没有明显的帮助,但如果孩子从小习得了积极、坚韧的个性和品格,那是远比学习成绩更大、更有“后劲”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