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随堂听了一位新老师的试卷讲评课,感触颇深。我思考着,再多的说教都是苍白的,如何打通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如何做到“前有埋伏,后有跟进、拓展”,决定在下午“以身试法”——“倍的认识”复习课。
没有书面的备课,只有腹稿,整个教学设计来源于马芯兰老师的教学法。(千万别认为我很牛哟)课后与几位交流说,我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我的目的是要诠释一个理念,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整个知识框架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知识点是其他知识的桥梁和纽带,其他知识又是这一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就题论题”“就题讲题”。
通过一句简单的“三角形的个数是圆形的4倍”而展开,一节课满满当当,意犹未尽。联系到整个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从加减法意义到乘除法,从两步计算到乘法分配律,从份数到“单位1”,从具体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总体感觉达到了我上这节课的目的。(不是课堂效果)
晚上,两位年轻姑娘被我“逼写”听课反思(附反思):
一道题还是一类题?
郑思萍
在此之前,我的课堂教学是死板的,只会就题讲题。我总想把所有题目都方方面面地讲到,所以总是把课堂节奏放的很快,觉得我把这些都讲过学生就能接受。其实,学生不能一下子接受这么多,自己也是非常辛苦,所以今天师父听完我的课后,第一句话便问我:“这一堂课下来累不累”,突然才会反应过来,学生和我是不是都很累?
数学课程标准里提到“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地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这种启发式地教学之前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知却不知如何实施,在下午听完师父下午的一堂课后,明显能感受到何为启发,以及和灌输式的明显区别。
师父以一句“三角形是圆形 的4倍”展开思考,从看到这句话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为出发点,逐步扩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圆是1份,那三角形就是“这样的”的4份,这样就与之后学习分数中的单位“1”联系上。再通过线段图,发现两种图形的份数关系,这也能帮助学生清楚理解了和差倍的问题。接着,再落实到具体数字上,“如果圆有6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时,我就发现师父能够大胆放手,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如果是平常的我,就会为了怕时间不够,加快节奏,效果也差强人意。最后,在听师父讲解完“ 圆 和三角形一共有多少个,比多多少个”这两个问题后,真的是恍然大悟,发现原来乘法分配律还可以这么解释,从乘法的意义入手,探寻本质。知识就是融会贯通,这堂课的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倍数问题,它还可以继续扩散,从小数到分数再到未知数,紧紧相连。
我在想,我的课堂是否可以放慢脚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而不是仅仅为了理解一道题目而教学,就像师父所说,要根据一道题发散,理解这一类而不是这一题。
2019年11月4日晚
记一节使我感受到教书魅力的课
傅妍茜
《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这是每次考试都能用到的“万能句”,可毕业后代课一年多我都无法真正理解这一句话,而今天仅仅听了师父一节课使我感受到了这句话的魅力。
上课之初,曾老师仅仅出示了“三角形个数是圆形的4倍”和表示和的线段图,便提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坐在后面的我一脸懵,这和常规套路怎么不同?而听到一个个学生回答“我发现了比少3份”“我发现和一共有5份”等数学信息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什么叫做“启发式教学”并对孩子们的发散思维感到吃惊。曾老师通过直观的线段图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一个极好的数学教学方法。
而后曾老师再次给出条件“圆形有6个”请学生们根据已知条件提问并解答。在巡视中说到“我看看谁能写成五个问题”这不仅使学生积极思考,更使只想出四个问题的我绞尽脑汁想要想出第五个来。这让我想到每次我请学生提问都只是随口一说,也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生都只是应付式地提一两个问题。深深感觉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是“皮毛”。
最后在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三角形个数比圆形多几个?”“和一共有多少个?”曾老师更是引导学生通过运用不同方法解题初步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算理、和倍问题甚至用未知数列出数量关系。他仅仅运用一个小小的知识的不断扩充,使我感受到了数学这门学科的系统性,也感受到了自己上课“就题讲题”是多么片面。
课后师父说本节课目的不为课堂效果,主要从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入手。但我觉得这堂课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测就已经是极好的课堂效果了。说不定学生以后学习四五年级知识的时候回想起来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喜悦。
这一堂课实在使我受益匪浅,最初选择考数学老师也仅仅因为自己小时候喜欢上数学课而已。而今天我突然想要我的学生也真正喜欢上数学课,不是因为我上课的搞笑和亲切,而是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做一名数学老师是我的起点,希望也贯穿着我的教育事业。我要学的还有很多。
2019年11月4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