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奔跑的蜗牛柘
(图片来自网络)
每每听到要扩充人脉,要心态平和,要提高自我,要抓紧建立自己的品牌,就心潮澎湃,觉得自己一定要怎么怎么着····
时间久了,反而觉得这些远远没有静下来读一本书 更好了。 人脉需要互帮互助,你多学点才能有机会礼尚往来;你要心态平衡,总要找到纾解和导师,不是总有人会听你说;你要提高自己,不是只有培训班、社群、微信攻略可以帮你;你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至少先能言之有物吧········所以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吧,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或者读能然你解惑的书。
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有时读完发现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但是只要记住了书中的一句话,一个情景,就可以嘴角上扬了。读书方法大牛们介绍了很多,《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怎么啦》······我也来总结一下我学习后最终留下来的几点方法:
1、一定要有主题。确定自己是学习呢还是娱乐,就比如是读小说还是钻专业。
以我的经验看,再专业的书籍,如果没有定位,没有确定事中或事后可能进行的操作,时间超过30分钟就从专业的心态变成娱乐模式了,越来越不认真,笔记越来越潦草,书翻得越来越快,记得也会越来越少,中期思考和后期计划也会大打折扣。对于娱乐类的书因为一开始就放松心态,边玩边看,反而收获更大些。
所以定好读书的主题,我是拿来用的、专业类的,要记住里面的定义原理、执行方式、中途可能出现的故障,我后期要做的事情,给自己加压,为读书设限,集中精力做好笔记。对于娱乐的,是来消遣的。
2、一定要注意把握读书的节奏
这几年共读模式的兴起,读书笔记及思维导图的兴起,让读书变得原来越精致。 我本人认为有些书没有必要读的那么精致,你要学会选择,学会从书中选择你阅读的节奏,而不是一竿子打死,通读就通篇度,精读就抠字眼的读。要学会像拆读帮倡导的一样,只拆自己需要的。建议从书的目录入手,了解了书籍的重点,重点部分就尽可能的读明白,其他的如果你不做研究就不要追求准不准确、合不合理了。
其次根据学校的上课规律,最适合的阅读时间应该是在30-40分钟,定个闹铃,准时从书中出来抬抬头、做个深呼吸、伸伸懒腰,从脑力劳动中醒来休息10分钟。然后还可以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和进展,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读书速度。
3、注意读书的回报率
时间需要管理,读书也存在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建议同类型的书籍读一本经典的就可以了,其他的就简单过一遍,不要笨笨都思维导图、读书笔记,增增减减,将上一本不存在的理论加进去,将两本存在的分歧记下来,慢慢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了。
然后你可以根据书对你的启发,做读书笔记、写书评、开始实践。总之是要用起来才不负时间。
4、一定要克服外在因素
导致你静不下心来的原因分析,abcd等等,每次读书结束后找一下原因,做个NOT TO DO,然后就尽可能的避免出现哪些not。我自己的原因主要有:
声音太吵,环境静不下来 方法:戴上耳机,把轻音乐放的很小声
总是想喝水 ,生理 方法:读书前喝上半杯水,规定30分钟内不能碰水杯;
就是不想读书,动这动那(心理因素) 方法:想想书是是否重要,有其他更重要的吗?权衡一下
临时有事打断读书 方法:先回顾一下内容,作好记录以后再看
想干点别的 方法:告诫自己“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
O(∩_∩)O哈哈哈~,终于又完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