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自主
幸福来自于真正的自主。这本书的愿景:如何才能永远带着乐趣和好奇行去学习、工作和生活。
为什么自主和控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疏离是没有沉浸在当下的一种状态和感受,是由于外在动机驱动而非内在动机驱动。
过去关于动机我们总是思考如何激励他人。人们应该怎样创造条件让他人激励自己。动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人们从疏离中负起责任来。
金钱带来疏离,因为通过金钱人们完成了对工作的客观评价。
画一幅画的目的不是最重要的目的,画画的过程才是。
当我们始终关注结果时,我们就容易产生疏离。
如果用一个东西作为条件和要挟就是控制,如果是给到的礼物表达的是发自你内心的开心就是奖励。
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和边界,尊重他们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边界,不要一味地阻止和指责。
调动内在动力学习比通过考试、交换等外部控制带来的学习效果更好。
采用外部控制风险:(1)一旦开始不能轻易回头,做什么事都谈条件。(2)被控制对象容易走捷径,投机取巧。(3)外部控制会带来更多关于公平性的问题(对绩效工资的反思)。
如何让外部激励变得有效:(1)让被激励者知道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2)激发对方的胜任感,学会非控制性赞美。(3)用支持自主的方式提出批评。
自主带来沉浸的感觉,控制带来疏离。
大部分的人都暴露在不同程度的控制和消极环境中。无动机的消极环境,来自于缺乏教育。自动机器,每天拼命加班干活挣钱,来自于教育过度。
获得胜任感、自主感和联结。保持独立和联结之间并不矛盾。
社会价值观的内化有两种方式,一种叫内摄,把价值观全盘吞下,形成一个虚假的自我。自己并没有接纳而是被强迫不得不,源自有条件的爱。容易出现自我卷入状况,为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所控制,迷失了自我,形成一个有条件的自尊体系。
真正的自尊与自由责任相伴相随。
我们经常把外在物质当成我们内在的目标是一种自我卷入的特征。一个成年人需要主动去承担重要却误区饿事情,因为这是出于责任。
支持自主不等于纵容,设定界限不等于苛责。
二、如何促进自主:
(1)提供选择,让孩子、员工参与决定。
(2)让支持自主与设定规则界限共存,让孩子,员工意识到选择代表责任,做出选择就要去承担责任。让界限尽可能宽松,分清楚后果和处罚。
(3)确定目标和绩效评估,给予奖励和认可,但不要用控制的手法。
(4)识别障碍。
(5)帮助对方探索动机。简单自责是一种逃避,决心是脆弱的,只能持续到不舒服的感觉下一次出现。要从改变的动机开始,坦诚思考。
做出改变是一项只能是个人为自己所做出的决定。
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人却可以改变这一切。与其坐等世界发生改变,不如主动做出一些改变。
三、如何转变思维方式
(1)提升控制情绪的能力,控制情绪在于接纳,接纳前提在于放松,放松源于我们重新理解外部威胁。控制情绪是重新评估的过程。特别是自我过度卷入的地方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更冷静和淡定,不要过度卷入。
(2)调节灵活性,具备心里的灵活度。重新思考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将被动变为主动,将痛苦变为历练。
改变从价值观改变开始,从价值观改变情绪,从情绪重新认识威胁,从没选择变得有选择,所有改变起点在于接纳自己。
改变的起点是接纳自己,从而影响我们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