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是毕业多年以后的事情,想对北京说:相见恨晚
有太多的媒体文章在说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优劣等等,确实,每一件事情,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北京后,朋友劝过我,要不要回家发展,说在北京没有压力,是假的,但很多事情在“生活”这两个字面前,是毫无分量的,生活指的是未来......
对一个城市价值的描述,莫过于海明威先生写到的这样
如果你足够幸运,
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
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
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
北京也是这样一座城市,在这里奋斗的人,都希望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小梦想,这也是他们来这里最根本的原因。
为什么要在北京实现,而不是家乡城市,这也是有原因的,任何事,想做成,用老祖宗的话讲,需要有天时、地利、人和三样东西。老祖宗这样排顺序也是有原因的,天时占第一位,时机不对很多事情做不成,太早太晚都不行;地利,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汇聚的先决条件,很多事情也是无水之源;人和,这是最基础的,做任何事,没有一帮人肯定难成气候。从这三个方面去想会简单点。
- 天时,所谓天时,说大点,可以是政策引导、经济周期、行业趋势等等,但这些东西在整个国内基本是一样的,而且,现在信息传递到非常快,天时基本上没有根本上的差异。在大环境趋于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分析下其他层面的因素。
- 地利,所谓地利,不难理解,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地理位置上自带优势,政策上,所有的政策实施性在北京这边是最有效率的,政策时效性也是最高的;经济上,一个地方的信息流通性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北京的信息交流时效性很高,无论是个人、团体、机构等等,一般沟通的时效性要远远高于二三线城市;文化上,北京的人文环境特别包容,在小城市待过的人应该能感觉到,很多被认为是另类的行为或者个体,在这里都能找到一个归宿。
- 人和,所谓人和,简单点说是一个地区拥有的人力资源状况,数量是一个维度,另一个重要维度就是质量,数量尚且不论,在质量方面,单单从北京重点高校在全国的比重,就能评估整体的质量水平。在北京这座城市,有和你志趣相投的朋友,也有和你才华匹配的职业,这是二三线城市无法提供的。北京这个城市有各类人的舞台,哪怕你看上去不太“合群”
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人能脱离环境而独自生存,一个个体改变一个群体环境,难度自然很大,但换过来,一个群体环境改变一个人,却是轻而易举。北京这个城市的人文环境给个人的发展提供得了很好的氛围,当然这个地方也有她的两面性,有柔情的一面,也有残酷的一面,柔情在于她给不同的人提供同样的机会,让你去成长,去发展;残酷在于如果你在竞争中无法突围,就只能被淘汰。站在竞争的角度讲,这种两面性对人的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的,为什么好多先辈谈及平时最敬重的人,却都是平生的劲敌,换句话说,是对手成就了彼此。
结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