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读书有何用。这让我不禁想起之前有朋友跟我说过的一句话:你那么努力读书,也没见着有什么不同。
事实上,当时的我听到这句话是有点愠怒的。它实在是太像质问。就像是在质疑说:你总自诩自己爱读书,那你改变了吗?你薪资更高了?谈吐更好了?并没有啊!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还不是俗人一个!
对于这种火药味十足的说话,我当时的回答是:你不懂我,又怎么能看得见?
如果现在有人再对我说这句话时,我不会再认为那是质问或是贬低,只会觉得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不带感情的陈述句。就像是“今天星期五”这样的句子一样。
为什么心境会如此不同?因为现在的我深深地懂得,读书是一件极其私人的事情。它不像衣服,可以挂在身上,供别人观赏。他们看不出,你完全没必要放在心上。因为,自始自终,读书取悦的,都只是自己。
而读书在哪一点上取悦了我?我的回答是:它让我在这个贫瘠的世界上快乐了一点点。
02
在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找不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每天生活在黑暗的日子里,脑子里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在给亲人最小伤害的情况下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听起来很糟糕。但的确就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上呆着,我经常感到窒息。这样的状况维持了很久,找不到出口。
直到后来无意间在地铁上的神奇体验,让我爱上了看书。它就像我在黑暗大海中飘零的唯一丝光线。虽然微弱,却能引我渐渐上岸。
那时地铁上人不算多,还有空位,但我没有坐位置。那时的我特别讨厌人类。于是,我就在两厢之间的空地上站着。旁边没有人。
我掏出一本书来看。这本书是我从姐姐家里拿得一本书,是张德芬的《重新认识你自己》。当陷入到书中某个情节时,我不经意抬头,发现地铁所有的人说话我都听不见了。全世界一片安静。足足有几秒钟,这些人影/人声都变成了透明。
这次近乎灵异的感觉,让我彻底消除了对这个世界的所有印象,虽然时间很短暂,但真的让我找到了逃避这个世界的入口。
这让我感到兴奋。想象一下心如死灰的人突然看到一抹绿色,那是如何的振奋人心啊。这就是书籍的力量。于是,我开始沉迷于书籍。每天花大量时间去阅读,甚至在上班时间里,也毫不忌讳。
03
如饥似渴地读了一阵子后,状况更糟糕了。我渐渐发现这个世界不仅没意义,甚至让我厌恶。各种人的嘴脸,让我想呕吐。
在书中得到的快慰越大,这种厌恶感就越发深厚。
这种冰与火的差距让我依然感到深深地痛苦。在长久的挣扎之下,我莫名地又进入到了另外一个阶段,那就是:深刻理解书籍中关于人性方面的特性,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发觉。
比如当我读到《人性的枷锁》里的菲利普即使在知道自己陷入了卑贱的爱情,不可能有任何结果时的情况下,还依然如疯子一样去爱某个丑陋的下等的女人时,我就会在现实中遇到这种事情时有所觉察。我会知道自己也陷入了这种类似爱情的挣扎中。这样一觉察,我会发现毛姆竟然和我一样,这原来是人类的通病。我就会在自责的情绪里停下来,好好去观察这一复杂的感情。
说真的,这种将书中的情感拿到现实中来的做法很好玩,但也很难。实践的过程并不顺利。因为对自己有所察觉是个很难的事。
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比之前好很多。我通过这种练习,发现自己身上的很多不可思议的情感。有些情感让我感到害怕,有些则让我开心。这些发现,让我像在开一个潘多拉的盒子,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也渐渐让我不再那么厌世。
所以,不管对于别人来说,读书是如何如何,但它对我最深沉的作用就是:它让我在这个世界上快乐了一点点。
很微不足道的好处,但对我来说却意义非常。这就足够了。
毕竟,读书是为自己所爱,并非取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