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遇到别人问我休息时间都做什么,我一般都会回答看书学习,乍一听觉得很不错,是个追求上进的有志青年,但是再继续追问下去,看了什么书有什么用,自己竟会一时语塞,我想很多人都会跟我一样遇到这样的尴尬处境,明明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可是并没有什么卵用,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认知效率,何谓认知效率?就是认知收益和时间精力之比,我个人理解就是你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真实地、完整地认识一件事物,比如,两个人都在看编程方面的书,一个是为了找工作,另一个没有目的随便看看,二者花费同样的时间,一定是前者的学习效率更高,因为前者为了目标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注意力,而后者很容易就陷入越看越无聊的状态,因为,随着时间被越来越碎片化,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真正拉开我们和对手的差距不是学与不学,而是学习效率的高低,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
如何有效地提高认知效率呢?
①识别知识的源头
知识分为四种:一手信息是知识的源头,比如: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上市公司公布的财报等;二手信息是忠实转述一手信息,比如:引用大量一手论文的书籍和专栏,中立第三方的行业调查报告等;三手信息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比如:畅销书,鸡汤文;四手信息是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比如:微信转发文章,标题党等;
识别知识源头能让自己形成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比如“1万小时定律”就是一个被广泛误读但是深入人心的三四手知识,这个概念早已经偏离了最初论文作者想要表达的初衷,可谓是害人不浅;大量散户被收割,就是因为他们只听从股票专家的建议,或是小道消息,从来不接触第一手的公司财报,无法真实地了解一家公司的经营情况;
②功利读书法
Why,知道为什么读书,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由于分配的认知资源不同,所以要分为三种不同的阅读目的,比如提高心智水平的阅读,为获取知识性的阅读以及娱乐性阅读,
How,知道如何学,一定要有即时反馈,用输出倒逼输入,
What,知道学什么,有一定认知难度的,太难容易打击自信心,太容易没有挑战性,比如最近区块链很火,可以先看一下国人写的大众读物,然后逐步看外国人的中文译本书,最后再看外国人的英文原版书,逐渐提高知识的难度,
③萃取知识晶体
知识晶体分为四种:树形结构、关联结构、序列因果结构、数据结构,我个人理解就是一种思维模型,是一种结构化的记忆方式,比如关于目标管理的SMART法则,时间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二分法,就像盖房子时的房梁和支撑墙一样,有个关键部位的承重就能构建更多的内容,此外,知识晶体更方便记忆,比如记忆SMART 远比记忆一连串形容词要简单的多;
提高认知效率是时间碎片化下的高效学习方法,从关注量到关注质,从漫无目的到有明确目的,这里又让我想起了20/80法则,花费20%的时间就能获得80%的学习效果,学习了学习的方法后才算是真正的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