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牛君
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总有这样的感触——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
《心流》一书中指出:注意力的理论容量每秒 126 比特,即一个人同一刻只能处理 7 个单位的信息,而注意力切换的最小间隔是 1/18 秒。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世 70年,按每天清醒状态的 16 小时算,一生处理的信息总量是 185G 。一个硬盘的容量都比它大。
既然人的一生时间和精力有限,想实现提升价值和效能最大化,就要看个人管理能力如何了。
小牛君为大家总结出三条建议,仅供参考。
01 一定要记好时间这笔帐
前苏联的柳比歇夫,一生中发布了 70 余部著作,是一位高效高产的学者作家。
在交通落后的年代,他几乎跑遍了整个欧洲研究昆虫,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还要多出几倍!工作生活两不误,人家陪老婆孩子散步、看歌剧,可是样样不落。
能有如此高的效能,是因为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意识极强。
他发明了时间统计法,记录每个事件所花销的时间,并系统化地统计分析和总结,通过记录时间,柳比歇夫获得了精准感知时间的能力。
科学管理时间,我们不妨好好学习柳比歇夫。告别快节奏的“瞎忙”,制定专属的“时间管理日志。”
市面上有很多时间管理的app,它们殊途同归。本质上都是协助我们管理时间的,所以我们不必纠结选择用哪个。
凡事想要取得提高,必须先了解自己。不妨试一试,每天睡前给自己20-30分钟冥想回顾,列出这一天所做的事项清单。
按照每天各类事项(如:工作、吃饭、运动、交通、阅读、社交、get技能、休闲、睡觉等)的时间花费做一个统计,看看自己的精力分配情况。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在每一个分类下细化,让时间更容易被我们看得见、摸得着。
比如,我是做品牌宣传工作的,每天会涉及到多类文字,我会在“工作”一栏中继续列出很多“子菜单”,把“文字工作”分成新媒体、活动文案、深度报道,分别计算它们占用我一天多少时间。
和记账是一个道理。
反观一天的工作时间分配,结合工作成果,精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做好日行动-周复盘-月度计划。
再比如“阅读”,可以再分为专业类、小说类、社科类、散文类等。通过这种方法,了解每天在阅读方面是如何安排的。
在阶段性时间记录结束后,结合自身情况思考一下,无意义的闲聊是不是太多?抖音是不是玩的太久?阅读是不是又太少呢?
通过时间记录,我们会获得一种正向激励,每天进步一点,距离目标也会近一些。这种不断推进的感觉,会让人更持久地锁定目标发力。
清楚自己的边界在哪里、软肋在哪里,改进起来也更有针对性。
或许,有人会觉得“时间管理日志”没意义,相信我,当时间的跨度一旦拓宽,一个人精力花费与个人得失的背后逻辑,会在时间管理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02 化大为小 走在“时间”的前面
1958年,英国著名学者诺斯科特在《帕金森定律》中提道:“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的那么多时间。”
简译一下,假如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做某项工作,你就会花一天的时间。如果只有一小时的时间,你就会在一小时内做完它。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只剩下半小时的时候,便自认为工作效率反而大大提高的原因。
为防止帕金森法则变成习惯,形成“惯性拖延到最后一刻在实施”,制定周详计划显得很重要。
正如世界500强的杜邦公司做过一项“时间与效率”主题研究,结果表明:
计划上每花1分钟,完成某项活动的时间就会减少3~4分钟
计划上每花10分钟,完成某项活动的时间就会减少30~40分钟
计划上每花1小时,完成某项活动的时间就会减少3~4小时
为此,我们要学会“化大为小”,把巨大的任务分解成细小的目标。
以完成一份“项目市场调查报告“为例:
第一天8:00-11:00,设计问卷调查样本及调查细化方案、市调安排
第一天14:00-18:00,搜集各项宏观数据,搜集项目所在城市的年鉴
第二天9:00-13:00,对项目所在周边的商业街道进行地毯式调查
第二天15:00-18:00,对项目周边交通流量进行抽样调查
第三天8:00-12:00,开展问卷调查,走访小区、企事业单位、私营单位
第三天14:00-17:00 ,将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汇总,建立数据库
......(在这里,建议大家使用“番茄钟“,每处理一项任务时,为自己设定倒计时)。
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来说,设计问卷样本、搜集宏观数据并不是一件天大的难事,分发问卷调查和统计整理也不是难事。
把重大的工作分解成小的事项,就会减轻人们很大的负担,进而轻装上阵,不会对一个任务一拖再拖。
如同我们学习英语一样,单词一个个背出来,从一个个词连成句子,从一句句话到长篇大论的阅读理解,慢慢到完全掌握一门语言。
这样持续很多年,也不觉得有多辛苦。
在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往往会高估它的难度。当迈出第一步时,我们才发现,它也不过如此。
期限越短,工作效率提升越高,反映的只是一种工作现象。
真正想做好一件事,必然要未雨绸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如果一个人做事,非要等外界压力或Deadline来逼迫,那么效果难免会大打折扣。
03 做个正常人 警惕“娱乐至死”
每个时代都有隐性的淘汰机制,而当下的社会,正在淘汰自我管理和信息筛选能力差的人。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话:“中了抖音的毒”、“看了两个小时综艺根本停不下来啊啊啊......”。
自控力差的人,更喜欢把时间花费在肤浅的娱乐上,且难以自拔。
在路边、在地铁上、在奶茶店,处处能看到有一类人,对着手机笑的前仰后合,一度让旁人心想:“这人,是受到某种刺激了吧?”。
记得有一本书的作者曾说过:
“当你的时间不再用于深度学习,当你的注意力被他人瓜分,当你只看综艺与电视剧,当你评价他人的次数越来越多,当你抱怨越来越频繁......毁灭就已经发生了。”
生命中有些时间是不可控的。可控的是,提高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拒绝短暂的快感,把时间浪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有人会反驳说,我每天疲于奔命、工作很辛苦、生活压力很大,难道玩手机放松一下也不对?
事实上,消遣和放松也可以有更好的方法。
与其“被动式消遣”,不如发掘并培养长期的业余爱好。不仅可以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还顺便让自己身心受益。
攀岩、射箭、摄影、瑜伽、绘画、写作、学外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放松的方式应有尽有。
之所以说玩手机属于“被动式消遣”,是因为手指滑屏的瞬间,只是让大脑短暂偷懒,它并没让我们“真正全情投入,进而获得充实感。”
当我们为了爱好而投入精力时间时,会激发创造力和思考深度进入到“心流”状态,即全身心专注某件事心无旁骛。
“心流”过程结束后,我们会因为产生创造性成果(比如写出一篇文章、画了一幅素描、拍了几张照片、学会一种语法)而感到满足和自我价值认同。
《世界鸟类手册》作者约瑟夫·奥约的职业是一名医生,除了深耕医学,他把业余时间用来自驾穿越多个国家去观鸟。
为了这一爱好,他如痴如醉。多年后,和朋友一起编纂出版了这套17卷的鸿篇巨制。整部书铺开有一面墙那么宽,单独一本也有5公斤重。
认真且郑重地对待业余爱好,约瑟夫正是用这种极为投入的姿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实现了个人梦想。
一样的深陷其中,一样的消遣娱乐,与其把时间嗨在手机上,不如嗨在提升自我技能和业余爱好中。
因此,制定个人的“时间管理日志”,学会将巨大的工作项目拆解成细小具体的事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利用碎片化时间培养爱好,才是提升个人管理能力的核心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