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我阅读了《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的第二章。这一章根据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规律——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发展是相对有序的、发展是逐步发生的,提出“发展”的定义;论述了关于“发展”的有争议的理论问题;阐述了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对当今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影响;阐述了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发展规律对当今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影响。
这一章中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他指出,儿童发展任何时候不是仅仅由成熟的部分决定的。对于儿童而言,存在着一个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过别人的帮助之后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被称作最近发展区,我们也可以将它理解为它是一个人的最大潜力。最近发展区是只有给予帮助才可能完成从实际发展水平到最近发展区的提高,只靠儿童自己是无法独立完成的。找出其最近发展区,就可以通过成人帮助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得以最充分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当充分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除了带领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到新知识之外,更应该在面对新知识时有新的认知思维方式,从而启发学生的智力。
在维果斯基看来,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因为它使儿童的潜在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我立刻想到了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常常说到的“跳一跳,摘桃子”原则。是的,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是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那么教育过程就不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源泉,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和阻碍,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教学从发展意义上说是消极的。它不会促进儿童发展。当然如若超越了可能达到的水平,学生就因不理解而陷入被动,即过犹不及。我们在教学中就是既要给学生一定的施展空间,又不能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结合我们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来谈,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指向这个“差异”的区域,也就是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必得“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课堂问题的难易会产生种种不同的现象:有的问题刚落音,“刷”——小手林立;有时老师再三启发望眼欲穿,仍不见“一草一木”,有时举手的三三两两,有犹豫、有自信、有迫不及待……的确,精彩的课堂提问能使课堂魅力四射,思维的火花迸发;过简或过难的课堂提问却会让课堂索然无味或陷入窘境。可见课堂问题的设计太关键了,问题设计要遵循“跳一跳摘桃子”原则。“跳”就有一定难度。难度来自问题的内容与学生现有认知的冲突,这种冲突诱导激励学生“跳”。从学生的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通过一些影响学生的认识能力的问题来引起他们的主动性,而且不断激发他们,引导他们获得新的认识和产生新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诗时,对于品味“绿”字的妙处,问题的设计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问题1:诗句中的“绿”字用的特别妙,你们能说说它妙在哪里吗?这个问题一下就把学生框在了核心字上,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缺乏了生趣。这就是”往前一伸手桃子就到手”。不能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2:诗句中哪个字用得妙?妙在哪?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学生够不着,就会出现学生把诗句中的每个字都说一遍,一下子难以说清楚。课堂陷入了窘境。而根据“跳一跳摘桃子”原则,在引导学生品味诗人遣词用语的妙处时,可以设计问题3:诗句中哪个字把“江南岸”的动态美、生机勃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生品味了“绿”字的内涵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你觉得还可以把“绿”字换成哪些字?你觉得哪个字更好?由此,你能体会到诗人的心情吗?这样几问,搭桥铺路,化难为易,学生在思考合作探究中,思维能力在提升,思维的火花在迸发,课堂也就生机盎然了。
总之,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让我明白,我应该成为学生的“支持者、铺路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可以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 借助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巧妙设计课堂提问,找准“垫脚石”,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有序地从一个发展区上升到另一个发展区,不断地把“可能的发展水平”变化成“现有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