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犯了个小错误。
在她上班期间,有人用别人的身份证去她的柜台办卡,朋友马虎没有细心核对本人,身在外地的身份证正主收到异常办卡信息,向银行打电话投诉。
开会时提到这事,领导只是对她口头批评几句,她当着所有同事的面崩溃大哭,领导有点尴尬,就没有再说她,警告下次不要再犯这种低级错误。
因为工作的疏忽,她每天找我倾诉,后悔当初不认真造成的严重后果。
在大多数人所受的教育中,只要犯错,就会被家长痛骂,导致有的人不敢犯错,惧怕犯错。
但一个人在严谨,也能力有限,错误不可避免,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chapter 1:
不敢犯错,是完美主义作祟
作家宋晓东在自己的书中写过自己的事。
他在澳洲居住时,房东太太非常友好,为人和善,她带宋晓东四处游玩,介绍澳洲本土风貌,请他吃饭,还教他弹钢琴。
后来回国,想给房东太太发邮件问候;他有一个毛病,就是每次发电子邮件时,总要认真检查,生怕有小差错。
最严重时,本来可以十分钟就能完成的邮件,他强迫自己反复检查,半个小时后才发过去。
这种完美主义不容犯错的心态,让他十分痛苦;每次给房东太太写邮件时,总在顾忌自己的英文写不标准,担心出现低级语法错误。
好不容易写完还觉得单词太少,表达不出自己对她的感激之情。
每次过节,他都想给房东太太发邮件,可自己太过追求完美,这件事暂时搁置了。
当他准备好时,发现因为太长时间,弄丢房东太太的邮箱地址。
他们不是无法容忍自己犯错,而是无法忍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想否定自己,像别人承认自己不行。
关键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更没有一直不会犯错的人。
他们觉得只要犯错无论大小,就是能力不行,就开始倾向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错误发生你有责任,但是不全都是你的责任;就像你无论在哪工作,都会无法避免犯错误。
为了不犯错误,你小心翼翼,生怕再犯错。每次上司交给你任务时,你心中给自己上个警钟:“认真检查,千万不要再犯错误。”
凡事都有度,你越是畏手畏脚,就越是紧张,就越出现状况。
就会形成一种怪圈:畏手畏脚做事――犯错误被批――后悔内疚――更畏手畏脚工作。
但你要知道,小错误不犯,到后你只会栽在大坑里,起都起不来。
物极必反,不是鼓励你不要在乎小错误,而是尽力认真做事,没有错误皆大欢喜,有错误坦然接受,下次提醒不要再犯。
chapter 2
试错,才会知道正确的道路
雨果说,错误就像地心具有吸引力,尘世的一切都免不了犯错误。
很多大佬都是在一次次错误中总结经验,才成为大佬。
QQ刚创立时,马化腾一心想赚钱,曾经搞过收费注册,受到不少用户的谩骂。
有的竞争对手看到这种情况,直接明抢生意,推出一系列免费服务。
其中叫朗玛的公司就新推出免费的聊天客户端,仅仅三个月,就吸引了800万用户。
马化腾终于发现错误,马上将QQ变成免费重新投入让用户使用。
有的人事后评价,如果马化腾再晚点,可能qq现在就不存在了。
聪明和愚蠢最大的区别,就是聪明的人能正确审视自己,接受犯错的事实,再反思自己犯错的原因,下次不会再犯。
愚蠢的人只会逃避错误,犯错后从不反思,推卸责任怪公司的制度,类似的错误恶性循环。
著名画家毕加索再画出名画《格尔尼卡》之前,画过无数张草图,有一大半因为画到一半实在无法完成扔掉。
正因为毕加索无数次的失败,从中找出最适合这副画的表现形式,才会有今天闻名于世的《格尔尼卡》。
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是毒鸡汤,但社会就是这样,无数次的失败才换来一次成功。
那些轻易成功,没有犯过错的人,因为一个小错误被打击的支离破碎。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曾说:“不要担心你会经常犯错误,错误就是你可以学习的地方,真正的问题是你怎样从错误中学习。”
试错,只有先试,才知道是错。一个人连试试的勇气都没有,那如何能走的更远?
那些不允许自己试错犯错的人,追根究底,是内心脆弱的表现。
其实犯错是生活中的常态,只有在一次次犯错中寻找正确地反馈,才能更好的进行自我提升。
chapter 3
先有失败,才会成功
亚马逊的CEO杰夫·贝索斯,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企业家。
当学生进到他的项目中,他们会收到一份失败证书,学生们可以搞砸任何一个项目,即使失败过,他们也是优秀的人。
当你通过错误中学到东西,它不再不是一次失败,而是一次经历。
杨澜的女儿在公立学校度过了小学时光,中学去了北京的国际学校。
杨澜问她:“这两所学校有什么区别?”
女儿回答:“小学的时候,老师总是让我们不要犯错;但上了中学,老师却教我们别怕犯错。”
正如一书《反脆弱》提到的观点,人应该勇于犯错,但必须要长记性。只有失败,才能知道正确的道路该怎么走。
心理学中有“白璧微瑕”效应,指小小的错误,会让有能力的人提高人际吸引力。
过分在意错误,只会让错误更容易显现;有一次次失败,才能换来一次又一次成长的机会。
人总是在一次次错误中寻找正道,如果你能以坦诚的心态面对错误,未来只会一片光明,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