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没办法逃离残酷又无聊的现代社会,那么能在某个稍稍闲暇的星期天,到周边的郊外或者小村庄里逛上一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云南的香格里拉,大大小小的村落各具风情,如同一颗颗珍珠散布在高原上,神秘而自然,原始而亲近。
南格拉村
海拔在3400米的南格拉村子,是一个由丹霞地貌群落包围的世界。在这里,空地上随处可见野鸡、飞鸟自由嬉戏。许多藏民家庭的屋顶盖上了彩钢瓦,红红蓝蓝的与天地粘连在一起,加之房前屋后的桃花已经盛开在早晨炊烟的映衬下,更显藏族山寨的农家风味。
沿着新修的通村水泥路一路蜿蜒向前,随处可见丹霞地貌组合的悬崖。远远望去,雪山与冰川山峦相连,高大的悬崖绝壁上还生长着一些灌木,而在一处长达200米的悬崖之下,有一道月牙形的巨孔,虽然下面已经长满了数十米的云杉,遮盖了月牙形的巨大孔隙,然而这个巨大的孔隙仍然可以容纳一架飞机飞过。
茨中村
茨中村位于德钦县境南部的澜沧江边,依山傍水,美丽幽静。100多年前曾有许多欧洲传教士跋山涉水,历尽艰险在云南西北部高原传教。他们建立教堂,发展教徒,在强大的藏传佛都势力中艰难地存在着。德钦升平镇到茨中村的路段为峭壁峡谷地形,路好似山壁岩石开凿出来的,路上不断有塌方区,滑波,泥石流的痕迹。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写到了“香格里拉”。凑巧的是,茨中村天主教堂几乎与小说中那座中西合璧的“寺庙”相一致。教堂原先建有马厩、厨房、花园、果园和葡萄园,院内有音乐室,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还有一个西式的洗澡间。教堂里的彩绘玻璃、吊灯、陶瓷洗手池、大铜钟全都充满西式特征。茨中村也符合小说描述的地理环境。最终“香格里拉”之名落户迪庆,与茨中村有说不清的渊源了。
尼汝
被誉为“世界第一生态村”的尼汝一点也不虚有此名。尼汝村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市洛吉乡,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海拔仅有2705米,是一个人迹罕至的秘境。辖尼中、白中、普拉三个村民组,住着藏族人家106户643人。藏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绿火焰一样的禾苗,用合唱队员一样的牛羊鸡鸭,用不绝的炊烟和芊芊绵绵的梦想,打扮着自己的家园,过着‘童孺纵行歌,斑白戏游诣,怡然有余乐’的悠然生活。
尼汝四周清山郁郁,近千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因海拔较低,植物生长茂盛。生长有成片的白桦林,秋天一片金黄。山中云杉、冷杉高大精壮,直指云霄,树冠浓绿繁密,可遮风避雨。林中栖息着麝、熊、藏马鸡、猞猁等多种珍禽异兽。
同乐
同乐村位于大山深处,偏离国道、省道,没有当地人带路的话,外人很难找到这个美丽的地方。一条弯弯的村道,沿着山脚蜿蜒前行十多公里才能进村。同乐村地处澜沧江东岸海拔2700米的山区,是“三江并流”的核心腹地,后山属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有原始森林、杜鹃花海及滇金丝猴,生态环境极佳。同乐傈僳族山寨历史上交通闭塞,少与外界往来,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产方式基本处于半农半牧阶段。春秋收种季节下到河谷住“庄房”;上高山采集、打猎则住“火房”。
同乐村像极了避世之所,目前还未完全开发,到处绿绿的树枝,清澈的小溪流水路边的山花野果,山上的田野像织锦一样。到处都可以看到放牧的牛羊,。山谷间的云雾随风变化变化,飘忽不定宛如仙境。当一阵风吹过来,云雾顿时四处飘散,整个同乐村更显得有点扑朔迷离。当太阳慢慢升起来时,同乐村也开始慢慢的沐浴在阳光底下。鳞次栉比的木质建筑中升起袅袅炊烟,更增添了一丝烟火的气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纵然没有面朝大海的春暖花开,却有劈柴喂马的快意潇洒。骄阳时有树荫遮蔽,落雨时拿荷叶做伞,徐徐缓缓,不骄不躁。屋檐上点滴落下的雨珠会告诉你,这才是村落,这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