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孩子,刚出生,妈妈独自选择离开,抛下女儿和爸爸。女孩儿由奶奶带养,每晚睡前必咬布而睡,口水浸透就要再换一块儿。孩子现在2岁,家人反应孩子胆小怕事,学东西很慢,没有专注力,她看到年轻的女性就叫妈妈。
下雨天看了个电影,男主人公转身为了心中的道义,离女主人公而去。我问男朋友,你会这样离开我吗?答曰或许。我转身奋然而去。留下男朋友凌乱在雨中。后来的多年中,总是害怕他会离开,无论他如何把心掏出来。
大学校园里见到一对情侣。男孩儿高高大大的,女孩儿瘦瘦小小。他们经常伫立在校园的某个角落,怒目而视。一天午饭后,在图书馆旁边一个角落里,男孩揪住女孩的头发往墙上撞。已经开始实施暴力,却还是互相不能分离。女孩儿要分手,男孩儿跑到女孩儿楼下痛哭流涕,女孩儿选择原谅。
如今,经过多年的反思修炼,我慢慢能够不再害怕被抛弃。我开始思考,安全感到底从何而来?我本以为,在孩子小的时候,是父母及时的回应,让孩子有了足够的安全感。直到后来我慢慢明白,安全感更多是来自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孩子出生开始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当Ta会翻身,会坐,会爬,会走,会跑,就一步一步的远离父母。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学着独立自主,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并希望有能力自己来做。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安全的环境,能为孩子做好的榜样,给予Ta们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机会。孩子自然会越来越有安全感。3岁前吸收了足够的安全感,今后的一生都会认可自己,悦纳自己。没有安全感的人,一生都会去索求,向外的,向内的。向外的会遭人厌烦,不是长期有效的,不断询问伴侣,“你到底爱不爱我”,自然内耗,让双方都精疲力尽。向内的需要敏锐的觉察和不断的修行,也唯独这样才能成长。当我们自己成长了,才更有可能照顾到自己,照顾到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