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的第二种写法,上面左边是一个耳朵的耳,右边是口,下面是王字。
“王”这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在“土”上面加了一个帽子,也有人说是在“土”上插了一把斧子。过去在土地里干活都是把头发扎起来,里面插一个簪子,只有一类人是在土地上戴着帽子的,就是带领整个部落军队去打仗的首领或统帅。尽管这样,“王”来源于“土”,贴近于“土”。
因此,“王”的本意来源于土,是土地上的一种特别的统治欲的人。
在圣的境界中,为什么底下要有一个“王“。要有王的能力,这个王,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统领自己的耳朵和嘴的。
中国对于统领自己的耳朵和嘴,有超级重要的责任。什么叫做”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信“。对于统领自己,管理自己的器官来感知世界,中国人认为圣者才能做得到。我们现在知道会产生一个事,叫做“道听途说”,这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耳朵,管理不好自己的嘴的一种表现形式。
此外,中国的“耳”,还代表着智慧,大智慧。所以发现在中国特别厉害的人,耳朵都很大。
此外,“口”,在中国文化中有三个意义,进食、呼吸、说话。
“圣”离底层生产力很近,而飘在上面的叫“仙”。而且能够用自己耳朵倾听,内心感知,用嘴去表达。
到了“圣”的境界是能管好自己了,如果还想做一番事业,就要达到另一种境界,叫“内圣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