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
流年不利,写的很多文字都丢失了,所幸有几篇的草稿还在,就先放在简书里面。以下为之前(2017年7月18日)公众号发的文章。
人是自私自利的动物,换一句好听的话就是经济学说的理性人。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特别是持续地做一件事情,背后肯定有其合理性和利弊权衡考量。
从6月10号开始复活这个公众号以来,最少是每周一更新,但是写的过程却是分散在每一天,当然,除了推送出去的图文,还有一些因为写的很乱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推送。虽然说起来每天多花不了多长时间,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我来说,简单的事情,不等于容易的事情。其实,很多伟大的事业所秉持的原则和态度说起来的秘诀也是那么几句简单的几乎是人人张嘴就来。
碎碎念系列更新了五周,其实是让我写成了公开的日记本。不知道你们上学的时候如何,我是最讨厌记日记的。虽然碎碎念系列很杂乱,甚至有些干脆就是凑数的。但是我还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感受到了很多东西。
记录让生活不至于太过苍白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很多事情,脑子里可能会想冒出各种想法,见到什么人,碰到什么事情。我们的记忆像是一列飞驰而过的地铁,过去了就过去了。过一段时间,再想去复现当时的情景已经不太可能了,大脑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不靠谱的。而文字固话下来的却能轻松地让我们回到过去。
增强对生活的感知力
因为有要记录的意愿和习惯,你对周围仿佛是长出来了第三只眼睛,总是想多感知一点,再多一点。
为什么呢?
你脑子里始终有个进程,在想今天要写什么,我看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是不是要拍张照片做素材用呢,好奇的事物我是不是多张嘴问几句啊。否则,情况就是心里稍微想一下,然后就没有了。而且,我保证以后你再也不会想起来你当时想过什么了,更不用说什么往日重现了。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思考能力其实是最最重要的能力,而把你的想法写出来是锻炼思考能力的最佳途径,没有之一。
我经常有一种体会,就是脑子里突然冒出几句话,又想到了相关的几件事。我觉得可以记一下,可是我的手放在键盘上的时候,打出来的几行字只是一些碎片,根本连接不起来,更不用说完整讨论一个概念和事物。可是我刚才明明想到了很多东西啊,后来我知道这都是错觉。你脑子想不清楚肯定就写不出来。你要是写出来了,甚至还能准确地传达给其他人,才算是想清楚了。
你可以这样想,你要把你的想法写出来。首先,有个想法,再者,你总要列个提纲吧。先说什么再说什么,逻辑能不能自洽。这都是你在写的过程在需要面对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你会发现,你之前已经在脑子的东西在最后写出来的文章里所占的比例连1/3都不到。为什么呢?写的过程更像是一个显性的思考过程,你能亲眼看到你的逻辑走向,不时揣摩,不时修正。因为人的思维广度是有限的,只能被几个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所占据。
就像人们在解数学题,不给你笔和纸,你恐怕解不出你本来就会的题目,你必须借助笔和纸去把你之前缓存的思考先转移到纸上,接着再继续往下想,再继续把中间结果记在纸上,最终解出这道题。
而回到写作过程中来,结题思路就对应于你的写作提纲,这是你脑子里差不多就定型的。而具体的演算过程和细节就对应于写作的铺陈论述以及分段用词,你在结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预设的结题思路是错的,正如你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你根本就想错了这个问题。
给自己一个进步的机会
任何事情,开始时候的自己都是笨拙的,甚至是蠢的。
我自己知道我写的逻辑性很差,文字啰嗦枯燥,甚至题材有时候还是凑数的。
可是我也知道,继续写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自己也更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什么东西,思考到什么程度了,又能表达到说什么程度。不断去从写作过程中得到反馈,复盘,返回去及时去修正,如此反复,进步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我的想法偏幼稚,充满漏洞,不敢说完全正确,更谈不上深刻可是,这就是此时的我,真确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