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127道考前必背简答题汇总!

小伙伴们,内容有点长~可以点赞收藏慢慢看~


1.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

(1)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

(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5)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3.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③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6.教育与社会文化。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2)教育与文化:

①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②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③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④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7.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具体表现在:

(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8.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3)学校教育——主导;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9.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0.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1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13.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4.简述教师角色。

(1)传统的教师角色观:传道者,授业解惑这,管理者,示范者,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2)现代的教师角色观: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的开放教师;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15.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1)道德素养:又包括思想素养、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教育知识素养、文化知识。

(3)能力素养:.基础能力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等。

(5)身体素养。

16.简述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

(1)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

(2)教师的教育知识素养;

(3)文化知识。

17.请简要比较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答时需逐条展开】

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在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1)课时计划的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3)课后评价的差异。

18.简述福勒和布朗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的阶段。

19.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2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发扬教育民主。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1.简述学生中心课程论主张。

(1)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能力等为核心来编排;

(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3)以人为本课程理念,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突出知识的获得过程。

22.简述泰勒的目标模式。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

(1)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3.新课改的具体内容。

(1)三维目标: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3)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表现形式包括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4)课程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5)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2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

(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5.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26.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简捷性。

(5)有指导的认识。

2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28.教学过程的结构(或者: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1)心理准备;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效果。

29.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量力性原则;

(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30.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

(1)老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31.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还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32.简要论述谈话法的实施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要善问;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

33.简要评述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

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

课。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3)不足之处:

①不利于因材施教;

②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③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34.简述注意规律的应用。

(1)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

②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

(2)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②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③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④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3)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经常转化交替的。

35.简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3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

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教学观:情景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2)对教育的意义。

①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

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

知识经验。

②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第7页共25页

③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3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处在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38.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①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②设置合适的目标;

③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④训练归因。

(2)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①表达明确的期望;

②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③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④有效的运用表扬。

39.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40.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1.简述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

(6)个人效能感原则。

42.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4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建构主义)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上)。

44.简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一是“最近发展区”思想;

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根据上述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理论。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为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45.简述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答时需逐条展开】

(1)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2)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4)中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

(5)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46.气质类型学说

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了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1)胆汁质:胆汁质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冲动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

(2)多血质:多血质以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为特征。

(3)粘液质:粘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按部就班;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以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多愁善感为特征。

47.简述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发展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25),建立家庭生活,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25~60),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60~死亡),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

48.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49.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50.如何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

(1)有效地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角色扮演;

(5)价值辨析;

(6)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52.简述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全方位考点,整体掌握&个别原则的基本要求)

(1)方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6)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7)长善救失原则;

(8)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平行主义德育原则)。

53.简述疏导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54.简述因材施教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

学生的思想特点。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55.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1)说服教育法。

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2)榜样法。

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3)指导实践法。

也称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4)情感陶冶法。

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5)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6)品德修养指导法。

也称个人修养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56.简述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

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57.简述指导实践法的基本要求

指导实践法也称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运用指导实践法要注意:

(1)运用实践锻炼的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锻炼。

(2)在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与提高他们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相结合。

(3)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有序有恒的要求,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

(4)要不断地督促检查,使之坚持。

(5)调动学生实践锻炼的主动性。

58.简述情感陶冶法的基本要求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运用情感陶冶法的具体要求:

(1)是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3)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

59.简述班主任工作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确立目标;建立班委会;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计划的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5)操行评定;

(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60.教师威信的建立途径有哪些?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61.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62.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63.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64.简述学制建立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65.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选择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

4.搜集与整理材料;

5.撰写研究报告;

6.总结与评价。

66.简述研究报告的一般构成。

1.研究目的;

2.问题的提出;

3.研究方法和现象;

4.研究结果与分析;

5.讨论与建议;

6.附录。

67.简述课程的类型。

1.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2.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和对学习的要求,以及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按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5.按课程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按课程的呈现方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68.简述泰勒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的基本观点(过程)?

1.学校应努力达成哪些目标;

2.提供哪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如何实现。

69.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70.新课程理念改革的“四观”

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应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

2.学生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做到乐观估计学生天性,多看优点多赞美。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

4.学生成长需要人文关怀,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

现代教师观

1.角色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开放教师。

2.行为转变: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民主、互动和教学相长;教学上强调课程帮助

引导启发;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强调合作。

现代创新观

1.破除知识中心,敢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2.破除教师权威,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3.培养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问,态度比答案更重要,多赞赏。

4.破除智力中心的观念。

现代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科学。

71.简述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72.简述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评价功能: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评价观念: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评价内容: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综合化。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6.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7.评价过程: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7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4.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74.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1.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起到“点”和“拨”的作用。

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4.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

5.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75.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发展。

(4)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5)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6)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2.缺点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不利于学生探索性、创造性等的培养。

(3)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4)不能很好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化。

76.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它是教学工作的骑士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上课,它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作业布置与反馈,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4.课外辅导,它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77.简述备课的主要内容

1.备教材,即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有关教科书。

2.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需要等。

3.备教法,即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设计教学方法。

78.简述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1.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2.学生在活动交往过程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反复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规律。

79.简述贯彻疏导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80.简述贯彻德育中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81.简述贯彻德育中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包括校长、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全体职工等。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面貌的培养,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来实现的。

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以确保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82.简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途径。

1.思想品德与其它学科。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

4.共青团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政学习等。

6.班主任工作。

83.简述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1.运用语言说服时应注意:目的明确,有针对性;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总结。

2.运用事实说服时应注意:目的明确,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工作;活动中加强指导;做好总结工作

84.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

3.形成良好班风。

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7.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85.教师成长的途径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

4.反思性教学。

86.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答:(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87、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

答: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88.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答: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其作用表现在: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8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答: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使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应达到一定的要求或培养规格。其主要内容有四点:

(1)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90.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只有通过班主任的努力,才能使全班学生发展成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同时,班主任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受校长聘任、委托负责组织班集体,一方面班主任执行和落实校长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目标,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将班级情况随时反馈给校长,为其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每班的任课老师在各方面都不同,为发挥各科老师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须对各任课老师进行协调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教育下一代是全社会的责任,应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因此就必须协调这三者间的关系,保持信息沟通、保持家庭、社会支持学校的工作。

9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92.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答: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

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9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答:(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94.简述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95.简述应当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96.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答:(1)良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如下: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生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应做到:

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学习规范,树立常规,建立良好开端。善于发觉学生的长处,多鼓励。班级问题及时解决。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97.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98.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

(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99.简述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答: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和程序:

(1)设置教学目标:包括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表达、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分析;

(2)组织教学过程:包括确定教学事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和控制教学环境;

(3)选择教学策略;

(4)实施教学评价。

100.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101.课程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1.社会中心课程论及其主要观点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代表人物有社会改造主义代表布拉梅尔德,批判理论的代表金蒂斯、布厄迪等。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为此,该理论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及活动而忽视了社会的需要,主张课程的最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活动中心课程论及其主要观点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

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102.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103.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104.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的儿童具有如下的特征:

(1)认识命题之间关系。

(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3)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4)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105.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1)合理宣泄法。当人受到不良刺激而产生消极情绪时,应让不良情绪充分得以宣泄,通过合理的宣泄来减轻心理负担,恢复心理平静。

(2)转移注意法。当人受了刺激产生不良情绪时,应尽可能离开不良刺激的环境,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环境和新事物上去,避免不良情绪性的蔓延和加重。

(3)意志调节法。意志调节也称升华作用。升华是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4)幽默法。幽默法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

(5)补偿法。补偿法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

106.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区别

场独立型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

场依存型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107.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状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根据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又可

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次要特质也是人格的组成因素,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

108.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步骤

系统脱敏法包含三个步骤:

一是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

二是建立焦虑层次(从最轻微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依次安排);

三是让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原引起恐惧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情绪不再出现为止。

109.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种:

(1)自身成败经验;

(2)对他人的观察;

(3)言语劝说;

(4)情绪和生理状态。

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120.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

121.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评价的特点

(1)由甄别走向发展。新课程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2)由单一走向多元。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①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③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3)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经历做出不同的评价,使评价具有针对性。

122.教学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1.直观性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

(3)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2.巩固性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123.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

(1)准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

(2)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生生关系友善是课堂气氛的基础与反映。

124.课堂纪律的类型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途径,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

(2)集体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是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3)任务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4)自我促成的纪律

简单说就是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

125.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126.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

组织严密;(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

127.马勒斯等人提出的职业倦怠的表现

马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

二是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

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收藏起来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