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钥匙是什么?
读第48条《要思考,不要死记!》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昨天上课刚讲过的内容,学生今天就忘了!”我们有教师经常这样抱怨。苏霍在第48条建议文章的开头再次提出了这个现象。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苏霍在第11条建议文章中早就指出了至今我们还在重复的教学问题。
在第11条建议《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中,苏霍是从“课堂构成”的角度,建议教师要增加一个“消化巩固”的课堂环节,用作学生对问题进行再思考。他当时对思考的理解是:让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对学困生来说,让他们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上就是让学困生掌握知识的因果联系和意义联系。
在第48条建议《要思考,不要死记!》这篇文章中,苏霍又是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建议教师对抽象规则类(概念、规律、定理、公式、语法等)的知识,不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要看学生究竟独立地分析和思考过多少事实。苏霍认为,学生是在思考事实的过程中揭示和理解了抽象真理的实质,在他思考事实的时候在内心使用这条抽象真理去理解这些事实,并没有刻意要记住这条真理本身,这条抽象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这样,这些规则就成了学生学着使用解决问题的钥匙。
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思考的钥匙”,即为“分析和思考事实的过程是揭示和理解抽象真理的实质”,这个观点就是第11条建议文章中所说的寻求因果关系和意义联系的那些“点”。只要这些“点”找到了,学生的记忆就是理解性记忆,记忆时间就变长了。即使偶尔忘记了,通过对事实的理解分析,还是能够回想起原来的规则类知识的。还记得这句教育名言吗?“所谓知识,大概是遗忘之后剩余的东西”,应该是说明“会思考”掌握方法的重要性吧。
原文中,苏霍介绍了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的课堂情况,从中发现了“思考的钥匙”,从数学课的事例反复应用受到启发,重新从语法课方面了构思了教学设计,设置了一些语言事实和现象的问题,以便使学生在思想上深入思考它们的同时来解释语法规则的实质,学生从思想上找到了因果关系和意义联系,脱离了“死记硬背”的桎酷,有意义的知识就不容易忘记了。
其实,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是这样做的。以物理为例,在“机械效率”的教学中,在学习完机械效率的定义式η=W有/W总后,为了深化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关系,教师是要举事例说明的,例如:(1)用水桶从井里提水,有用功如何表示?额外功如何表示?(2)如果换成从水井里打捞水桶,有用功如何表示?额外功如何表示?(3)“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种极端情况下,机械效率是多少?(4)“大材小用”“小才大用”,用“机械效率”分析一下,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有利于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性记忆,其中的关键就是“让学生思考事实的过程中揭示和理解了抽象真理的实质”,掌握了知识的因果关系和意义联系。
阅读了苏霍的11条和48条这两篇关于“深度思考”的文章后,我还发现一个特点,苏霍的建议做法都是“滞后巩固”的。实际上,我们现在的教学还同时关注了“预设教学”,即在“规则”形成之前,我们是要做好铺垫设计的,为学生形成知识认识做好“思想铺路”。这里,我举上海教科所王洁博士在2010年提供的一个课例,她在《旨在课堂改进的校本教学研究》报告中,围绕一堂数学课《100以内减法的计算》说明了“备课、研课、磨课”三次课例研究的重要性:第一次教师几乎是主导完成,大部分学生在重复教师的正确算法,学生没有深度思考,课堂效果一般;第二次教师改进为“学生自主尝试——小组交流——集体反馈”的模式,学生讲出了各自不同的算法给他人听,但在理解这些算法中没有做出比较和判断,缺乏思维深度;第三次改进为“引导沟通、板书整理暗示、总结判断优化方法”的教师适当干预,结果高效完成了这节课。结合三次上课过程,王博士总结了学生“交流”的递进含义:交流是让学生充分说话,给学生表达机会;交流是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算法并相互启发;交流就是学生之间沟通理解不同算法,通过比较寻找合理且最优化的方法。这就是在形成运算规则之前的教师预设教学,让学生不断发现思考甚至是思辨的意义,这样的教学研究才是成功的,留在学生思想的痕迹也是深刻的。
现在看来,“昨天上课刚讲过的内容,学生今天就忘了”,这个问题不都是学生的问题,对教师而言,要反思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要把握好“前置预设”和“巩固消化”这两个环节“分析思考”的作用,同时也要在备课设计的“思维含量”上下功夫。我听说于漪老师三次备课的故事。第一次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那些东西自己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自己没想到,但人家想到了;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实施、顺利与困难之处,再次进行备课,修改教案。三次备课,两次反思。这样的备课过程其实是在寻找“现状是”与“应该是”的差距,也是教师本身“更新理念”和“改善行为”的循环上升过程。
对学生学习而言,苏霍建议是“要思考,不要死记”;对教师教学而言,我的感悟是“要思考,不要死教”。听听苏霍关于理解性记忆的建议,看看王洁提供的小学数学教师的三次磨课,再想想于漪老师的三次备课,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但愿我们今后的每节课堂,都能留给学生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