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大片大片的绿,青山绿树,蓊蓊郁郁。没有争妍的百花,绿色自然而然的成了这里的主角,还逼得澄澈江水夹在两座峻峭的山中瘦弱得像条小溪,又因为空气潮湿,云雾缭绕,给这里的绿色平添一份稳重,沉静而不张扬。放眼望去,满目青翠,连平静的心情都染上了翠绿的喜悦。
这里不是三峡,也不是沈从文笔下宛若世外桃园的凤凰古城,只是湘西边远的小山村——《那山那人那狗》电影的拍摄地。
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简单的故事,简单的人物,一如影片里的取景简单纯粹。影片大部分画面都是在山里拍摄的,满目青山,雾气濛濛,在这种潮湿的空气之下,人也会变得严肃沉默,一丝不苟,正如影片里的父亲,几十年如一日地走那条崎岖甚至有些艰险的山路。
和其他有关亲情的电影不同,《那》格外的的真实细腻,故事讲上世纪八十年代,湘西农村一位邮递员因为腿部风湿提前退休,儿子(刘烨饰)要求接班,父亲执意陪儿子走一趟山路以熟悉路线,一路上儿子学习到很多东西,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父子间的坚冰也逐渐融化。
故事很简单,一个半小时左右的影片,大半的剧情都是父子俩在山上赶路。却包含了人对于职业、亲情、爱情、人生、信仰的感悟。
因为工作的原因,父亲在家时间很少,儿子眼里的父亲神秘又陌生,这种感觉伴随而来的敬畏与好奇,致使儿子在父亲退休的时候立即提出接班的要求。
儿子在前,父亲在后,起初儿子是不自在的,父子间的对话很少,主要是儿子的内心独白,一条长年跟着父亲的叫做“老二”的狗不紧不慢地跑在两人之间,成了调节气氛的关键。
山路走长了,人也对山里的人有了感情,送信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无论是对双目失明的老太太善意的谎言,还是专程为与村长失和的村民拿信,都透着一分细微的关怀。一如《边城》所描述的民俗风情。
送信的过程并不顺利,起腰深的水洼地,险峻的陡坡,在这段艰难的路程中,父亲的一言一行为儿子树立了榜样,不需要太多的说教,不需要刻意而为的演示。一个人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潜移默化中也复制到儿子心里。
两人都没有想到,这次还有一个意外收获。水池边的篝火,驱走了寒意,也融化了心灵的坚冰,那一声迟到二十年的“爸”,是儿子的自动缴械,父亲湿润了眼眶。
这场战争赢得太久太失败,挡在两人之间的,不仅仅是一堆篝火,还有岁月。和天下千百万
对父子一样,儿子是战争的发起者,父亲是应战者,等到时光流逝,幡然醒悟,才发现彼此已经伤痕累累,两败俱伤。前者输给了经历,后者输给了时间。
那些不善表达的关怀,隐隐的较劲,沉默的对抗,是关于亲情最真实美好的记忆。
歌声与欢笑中,爱情潜滋暗长。美丽多娇的侗族姑娘(陈好饰),绚烂奢侈的青春。总会对未来有美好的幻想,脑海中隐约出现一个熟悉的场景——小屋门前,小石桥边,母亲的身影常年伫立在那里,像一道美丽而又寂寞的风景,眼里写满了思念。
当年的陈好真是素颜女神
儿子不愿意再多出一道这样的风景。在爱情面前,选择了沉默。
当了一辈子邮递员,从来都没有升职。虽然从没说过,但心里的那份期待——正如儿子的独白:“我想要的,他何尝不想呢。”很多时候,在现实面前,一个小小的理想都无法实现,理想是绽放的焰火,现实是燃放后的一地的琐屑。
那还是改革开放初期,只有少数嗅觉敏锐的人紧随政策的号召到南海沿线闯荡,但这也跟个人的生长环境,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当时的中国,这些东西也不是全靠个人努力就可以改变的。
当年的社长嫩的可以掐出水,现在已然成了逗比界的扛把子
座座青山,挡住的不仅是个人理想,还有视线——这种与生俱来的局限,是个不可改变的屏障。
不见得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不见的我们就是最幸运的一拨人,我们可以在月球插上国旗,可以测出银河系的半径,可以研究虫洞能够扭曲什么程度,却不能透过时代的局限审视自己。
但至少,我们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