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过新华社的推文《心疼!河北多所乡村小学至今未供暖,学生跑步取暖,原因是……》,本已止水的心又起波澜。
回想到我们的高中时代生活,恰巧想起那时候的艰苦岁月。还记得上高一时我们每人发了一本书,书名是《屈辱的岁月奋斗的征程》,其实用书名来形容我们那时候的生活似乎更为贴切。反正这些年一想到高中的岁月,我总是在脑海里浮现这几个字。
对于那个年代过来的同龄人来说,好像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的经历都差不多,都是农村出身的孩子。对于90年代以后的大多数城里孩子来说,那样的经历可能少之又少。
那时候城乡差距应该是很大的。怎么来形容那个时代的苦呢,好像也没有太合适的词语!
前两年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感动了很多人。其实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在我上高中时,我就读过了,从看完小说再到看电视剧,中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依稀记得我是在从学校回家的两天里,在家里的煤油灯下看完这部小说的。
那时候最大的感觉,少平、少安两兄弟就是我自己,他们身上有的我们身上也有。其实按说少平少安按年龄应该是我们的父辈,少平在高中的经历何尝没在我们身上发生了呢?
那会儿正是长身体的年龄,为了省钱,我总喜欢去门口大槐树下吃一元钱十个的包子,包子馅儿是白菜帮子加粗盐做出来的。一般我是买五个,也就是花五毛钱买的。真的没有什么油水!食堂的经营者是个大腹便便的家伙,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他绝对不是什么好人,事实上也确实不咋样。
那时候我们大多数学生是不花钱买吃的的,都是从家里把小麦用自行车驮过来换粮票。记忆里好像是100斤小麦换80斤粮票,粮票再细分为一两、二两、五两、一斤的样子。一两可以用来打粥(只有一种粥就是现在所谓的玉米糊糊,那时候的大锅粥味道确实不赖),二两可以用来打馒头。反正那时候直接花钱的不多,校园里的购物活动都是用饭票,相当于现在到处刷微信了。
扯了这么多,你可能要问,你要说什么呢?好像与供暖无关啊!其实我还没讲到,既然你看的着急了,那我就和你说吧:俺们那时候奏(就)没有供过暖,那时候教室里供暖是用火炉的,每个教室里绝对有火炉,但是高中那些年,好像也不止高中,往前一直推到我的小学和初中,我们都不用生炉子。
为什么?那个时代我们也很少有人去问。我觉得,一个是大家都习以为常了,那时候的我们有几个没冻过手脚的?二来那时候乡村教师的待遇本来就很低,用于给学生们的煤炭大多数都当做教师福利发到教师那里去了。
最有喜感的场景是,有时候是我们把原本给教室取暖的煤炭运到我们可爱可敬的老师家里去的,如果没有机会帮助老师“倒煤”,反而感觉自己要倒霉似的。
我并没有抨击批判老师的意思,因为那时候的老师真的不容易,那时候的老师没听说要收礼的,没有在外边办辅导班的,那时候我们很苦,但是我们能以苦为乐,因为大家真的没那么多的功利之心,没那么多诱惑,没那么多压力……
但是将近三十年过去了,突然看到如此令人心疼的扎心之作,让我又怎能无动于衷?三十年过去了,还在挨冻。以前是因为穷,现在呢?
我想问主管这件事的大老爷们你们有没有在挨冻?你们的孩子有没有在挨冻?有没有别的补救措施?为什么在三令五申的强调之下,硬是拖到供暖前一个月才想起煤改电施工?为什么平时不作为,然后又仓促作为?一刀切的结果只能是,空气中的霾走了,孩子们心中的又霾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