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写作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避免假大空。可当学生讲真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时,老师又会判他不及格,给他零分。
原因是他把现实血淋淋地扒出来,这样的真情实感倒老师的胃口,不符合老师的口味。
这不,某市初二的一名学生,在应试作文上,就讲出了自己反对应试教育的真话,对学校剥夺艺术课程,大量排上主科进行控诉,结果这篇作文被判零分。
一名初二的学生,他对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讲出了自己内心的真话,难道有错吗?多少人因为背负应试教育的残害,敢怒而不敢言,结果只能一直默默忍受。
他是那个敢于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可是现实却给了他无地可容的对待。
毋庸置疑,在我们的印象中,领导或上级似乎都不爱听真话,倒是对于假话兴趣盎然。
因为假话可以满足人的虚荣心,令人飘飘然,而真话,有时候就像一把利刃,你直插进了他的胸膛,他当然不喜欢,甚至有可能将你灭口。
事实上,讲假话容易,讲真话难。
假话可以胡编乱造,假话可以胡说八道,假话可以明谋暗计,而真话,那是赤裸裸明晃晃的事实,是光天化日之下行的正站得直的底牌。
撒下一个谎言,是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弥补的,否则,当谎言见光死的时候,一切水落石出,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要求他们讲真话,不准撒谎。我们从小就对他们说,不诚实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孩子在我们给他们布局的世界里,真实地面对着这个世界,可当孩子越来越长大,却发现这个世界到处充满虚伪,竟让他们的真实显得格格不入。
别说孩子,就连我们大人,也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学着一面真实,一面虚伪。
这一秒高喊真实,下一刻就开始撒谎。而且还自找理由,为我辩护,信誓旦旦,理气十足。
我们在追问真与假的同时,应该理解如何保持真,辨别假、远离假、避免假带给我们的伤害与侵略。
教科书里,有一种说法叫做善意的谎言。说的是父母病危,奄奄一息,家人害怕影响孩子学习分心,竟隐瞒孩子情况乐观。
结果,当人去灯灭,再把真实消息告诉孩子时,不但遭到孩子的埋怨和怪罪,而且令孩子痛定思痛、哭天抢地,成了他一辈子无法抹去的伤害。
本来,这就是一种不真实的表达,却找了一个害怕学习分心的借口,结果不但无法问心无愧,反而效果不佳,得不偿失。何不在人在眼睁之时,成全孩子,给孩子一个心安的说法?
我并不赞同这种善意的谎言,有多少“无辜者”,因为善意的谎言,却背负了一辈子的伤痛。
我爷爷去世之前,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从中午到晚上,一直在想着他的大孙子,希望可以回去见他最后一面。在那临危关头,他一直坚持忍耐着病痛。
我的父母叔婶没有一个人打电话给我,怕是给我带来什么不便和影响,倒是后来,我的弟弟忍无可忍,才鼓起勇气催我快速回去。
生命是不容等待的,何况是有着深重的血脉之情。当我赶着黑夜回到家,守在他的身旁时,那种面对真实的生命独有的安落,足以抵抗留下一辈子的遗憾和负罪感。
我们不需要活得多么完美崇高,但至少应该本色真实。那种打着真实的幌子,明知漏洞百出还假装高尚,假装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纯粹扮老虎吃猪。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虚伪,我们都在浮躁与轻薄中默默而生,踽踽而行。
如果我们以虚伪相待,那么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份不真实。
如果我们敢于说出真话,敢于敞亮内心的想法,那么这个世界必然就会多了一份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