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阅读 我与产品的一些故事(一)第一篇文章噢,这一篇文章主要讲自己大学期间做的两个乱七八糟的产品。还是很喜欢这样码码文字的感觉的。
二、初探产品
2014年5月
上一篇文章中讲到过我第二次报名参加了电子商务竞赛,设计了一款乐动-LBS的O2O体育场馆智能预订平台,这个项目和团队其他两个小伙伴前前后后总共历时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最后拿到了浙江省电子商务竞赛综合类的一等奖,总体位列第5还第6名。以下为具体的分析回顾,不感兴趣可略过。
当时O2O刚刚兴起处于风口之上,餐饮、酒店、电影等项目都已经被BAT瞄准占据资源,而体育项目则方兴未艾。
宏观市场
1、国家近几年的规划中都指出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兴建更多的体育场馆;
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运动健身的意识会逐步提高,愿意花更多的消费在健康养生方面
需求痛点
1、目前预定如羽毛球、篮球等运动场地仍采取较为传统的当面前往和电话预定的方式,场馆方需消耗一定的人力资源,而用户也不能实时了解场馆当前一段时间的场地使用情况;2、当自身之前的运动伙伴没空没陪伴自己的时候,用户将面临着有时间却无人陪伴运动的尴尬情况,无形中损失了一次锻炼身体的机会。
我们定位的人群如上图所示主要是25-45岁白领等商务人士,该类用户为移动应用市场的核心用户,长期处于高压亚健康的状态,锻炼时间零碎,具有良好的经济能力。此外,之前还罗列了10多项用户的使用场景,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了。
产品的功能主要有场馆预定、组队约战、定位纳群(后期功能并未完成)、定时提醒四个功能组成,希望让运动成为更多人的生活习惯。以下将用图表着重介绍场馆预定和组队约战的功能。
场馆预定
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发现周边的热门体育场馆,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排序找到心仪的场地后,可以直接在线选择场地时间,付费预约。
组队约战
用户可提交自己的组队意向,平台收到请求后,将根据用户的性别、年龄、球龄项目等信息的检索,搜寻有共同或相似需求的用户,匹配组成队伍,各付费用的50%。
定位纳群
发现周边由用户自发建立的体育兴趣群,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加入不同的运动项目的专属群。用户入群后,可参加群内的定期健身活动等活动,为用户提供结识更多体育爱好者的机会。
定时提醒
功能比较简单,成功预定后,提醒用户及时去锻炼健身。
当时我们想的也是美,如上图所示罗列出了平台、线上用户、线下体育场馆之间的互惠互利的效用,简直梦想美爆了。
可是我们没有想过
为什么市场上没有人做呢?
为什么类似的产品没有火呢?
为什么我们的名次没有更好一点?
之后我重新复盘想了想,可能存在着以下三大问题。
1、缺乏对线下体育场馆的调研
当时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仅仅是调研了我目标的用户群体,却忽略了对线下体育场馆工作人员的调研。
目前线下体育场馆多集中于学校里头,且信息化程度不高,仍是卖方市场,供小于求;
场馆一般有着固定的周边锻炼群体,对于平台的服务兴趣不大;
按次消费不符合商家利益,商家为留住顾客都采用季卡年卡的方式。
2、目标用户锻炼频率低
目前用户球类体育健身的频率与习惯过低,更倾向于跑步、慢走、健身房等方式日常锻炼。
3、缺乏对产品功能使用场景的深入挖掘
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以大众点评等平台为模仿导向,却缺乏了对于体育切口的细致思考。
用户搜索某个体育场馆,搜索结果排列时我们只设计了价格、人气排列,却没有想过体育场馆独有的比如场馆设备(有无私教,冲水间)等特性的思考;
体育场馆不像餐饮业地域变更频率广,用户往往会就近锻炼而不会因为某个体育场地促销了而奔去运动。
以上是关于整个项目的介绍与分析,为了这个产品,我在暑假期间自学了Android开发,基本是属于0基础起步,刚开始的时候学习方法没有掌握对,每天仅仅是对着书籍学习,特别是那些书的名字是多少天或多少小时就能精通的书,效率又低又慢,饶了好大的远路,学习的路上总是有那么一些坑,不自觉的跳了进去,在里头扑腾了好久才发现离开。后来才渐渐掌握了节奏,对着教学视频,边码代码边练习,去CSDN写写博客,不懂的问题及时百度解答,想想那段时光学的也是昏天暗地啊。
撰写大约2万多字的文案也是一项体力活,前前后后不知道改了多少版,最终版,剁手不改版,再改马上剁手版,早已跟初版的样子面目全非。
写文本,阅读的积累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看过很多书之后脑子里会浮现很多零碎的知识点,写的时候就能快速利用起来。以后决定逼自己看完一本书就要写书评,提高下阅读效率。
但不得不说我们队伍还是缺乏勇气,没有一次完全的推倒重来,重新构建过文本的框架,对自己还是不够狠,这样怎么能赢到最后呢?
当然还有一次次的答辩演讲,脱稿ppt演讲真的不是我的擅长,语速容易过快,一直是我的大问题,大部分时候这项重任都交给了队友身上,我负责去面对答辩的评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上8个字只是梦想的情景,更多的时候是自己都圆不回自己埋的坑!!!
2014年7月
自己分析画线框,自己P图,自己开发,自己运营的Android记账应用成功上架了,真的是把Axure、Visio、Photoshop、Eclipse能用的软件都用上了,那个时候就是这么热情澎湃,这么无所畏惧,凭着一腔热血干到底。
以上就是我P的上传在应用市场的截图设计,不够漂亮,不说我也知道,但是我的设计水平仅限于此了,已尽力。
但此次的不经意的尝试上架,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应用获得了小米应用市场、魅族应用市场、豌豆荚、360手机助手的新品应用推荐,还获得过一次小米应用市场的专题活动的入选。当时的自己真的是着魔了似的上传了20多个应用市场,怎么都不嫌累啊!
截至今天累计用户已达8万多人,最高日活达到过5000余人,次日留存率35%。那个时候经常有事没事刷刷应用统计页面,看看有没有新用户增加,有没有意见反馈信息,逛逛应用市场的评价,想想也是有病的,而且病的不轻。
后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去年5月份之后因为实习也因为技术开发能力的限制再也没有对应用进行更新升级过,之后有一天在邮箱里突然收到了一则求助邮件,原来是一个忠实用户长期将自己创业公司的项目费用支出都记录在了我的应用里,后来使用云端备份功能之后,之前的数据丢失了,非常着急找我求救。
不得不说这是我技术能力不到位埋的坑,接到邮件那天,我赶紧的重新拾起了原本的代码技能包,阅读了好久的源代码(当初怎么写的有点空白),才解决了问题,真的是有惊无险,要不然我觉得真心愧疚啊,凉了一个忠实用户的心!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怎么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做的有那么多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它只是一个课程设计的作业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只是纯粹的好奇心将它上传发布了
在此附加一句鸡汤,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潜能
小结
以上就是我在大学期间做的两个试炼的产品,也许它们并不完美,也许它们设计的很糟糕,但我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有他们的存在,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当一名产品经理的信心,也让我有机会通过简历筛选参加之后的笔试面试。
预告
下一期终结篇,讲诉我的实习经历,面试经历,兴奋快乐是实习前半段的故事,后半段沮丧、泪水、压抑是求职生活中最好的诠释,之前两篇文章的一切都只是大暴风雨之前一个宁静的平安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