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是为了再次相见
坎贝尔的早晨,凉爽通透。大洋路在这里到达终点,所以今天是告别的日子,让我再看你一眼,南太平洋的壮丽雄伟,就看了这一眼,还是兴奋得想奔跑、跳跃。
今天相遇了坎贝尔的最后两个景点:伦敦拱门London Arch和岩穴The Grotto.
据说现在矗立在大洋之中巨大的拱门状石块以前是和大陆相连的,其形状与伦敦桥有些相似,故以此命名。关于伦敦桥的小故事,每篇攻略上都会一提,当年石块崩塌的时候,有一对情侣被困在拱门状石块上,后来幸好获得直升机救援得以脱险,被救以后,记者采访这对情侣,发现女人滔滔不绝,男人却一言不发,躲躲闪闪,后来才得知,这位男士是和情人出来旅游,怕妻子发现,才刻意回避镜头。
岩穴就在伦敦拱门边上,是一个被海浪年复一年冲击形成的洞穴石窟,走到悬崖底部可以看到海水在阳光下的不同靓影,斑斑驳驳,和适合拍照。
大洋路(The Ocean Road)再往后就会与Princess Hwy相会,意味着大洋路的终点,也意味着三天的大洋路行程,到此结束了。
在路上的时候不觉得时间的流失的快,我们一路向西,追着太阳的航程,似乎时光也宽容了许多。澳洲的公路上向来车少,哪怕这么著名的大洋路,也没有因为它的名气而变得拥挤。天高海阔之间,仿佛只有我们俩,驾车的你和陪伴的我。
《围城》中有经典的论调,相爱的两个人应该在结婚之前共同旅游一次,在共同旅行的时候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和另自己无法忍受的种种,看到了那些之后,再做婚姻的选择。
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有道理,在陌生国度里的两个人,相互依赖和支持,两人之间发生的友好或不愉快都更容易被放大。在常态的工作生活里,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方里,也许恋人两个做过相当多不一样的事,所以其中某一天的不愉快就很容易被其他信息覆盖;然而在这里,时间只停留一次,过程只经历一次,如果是不愉快,回忆起来也只有不愉快了。幸好,我们的行程很愉快。
在清晨雾气里,我们相互取暖,分享美食,敲定一天的安排;落日余晖里,我们回味当日的美景,放空和休憩。幸好,我们还是势均力敌的两个个体。你有你的想法,我也有我的观点,不用碰撞就有火花;你一手包办攻略,可是我也能看地图开车加油,丝毫不差;路上的时候,遇到不同的景色,我们能聊不同的话题,都能聊,但也不怕空气突然寂寞。
最美好的时候,就是安静的陪伴,两人不说话,可是也不会觉得不舒服,就像现在,我写字、你看书,岁月静好。
在大洋路上的状态是觉得世界很大,生命如此渺小而静谧的,跟后来到了悉尼之后的那种喧闹,完全不同。我也很喜欢后来的海洋路,蓝到靛的蓝色天空,绿到翠的绿色草坪和树木,白墙红瓦的房子。相比较海洋路,大洋路就是无尽的苍茫大地色,可是我就是爱的那种静谧辽阔,爱我们在路上的相知相伴,爱听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