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依依组长昨天写在写在每天接龙前的文字,想起来这是个需要纪念的日子。碰巧对那天的记忆还很清晰,所以也凑个热闹回忆一下。
911那年,我刚刚在第一个公司结束第一个月的培训。那段时间不需要加班,回到宿舍吃完晚饭,我就坐在宿舍窗台上,拿着毕业前从舍友那里搜刮来的收音机听VOA。911那天,好容易找到敌台的波段,却不是往常的新闻节目,只听到两位播音员反反复复的说oh my god。过了一会才大致明白,有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击了世贸大厦,美国之音正在通过广播同步播报现场的情况。几分钟以后,在播音员的惊呼之中得知,又有第二架飞机撞击了南塔。看不到画面,也缺乏对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特性的了解,只能猜想应该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差不多这个时候,听到楼下传来的欢呼声,我知道大家也通过休息室的电视新闻知道了这个消息。我们从小接受的仇恨教育在这个时候开始发挥作用了。
再后面,插播了五角大楼被撞击的消息。一个多小时以后,伴着播音员难以置信的声音,又知道了双塔倒下的消息。工业文明的骄傲,世界上最伟大的当代建筑之一,就被人用当时看来最出乎意料的方式毁掉了。伴随着两栋大楼一起消失的,还有两架飞机上的所有乘务人员与乘客。
第二天上网,新闻评论里不出所料一面倒的祝贺声。只有在熟识师兄的班级群里,有人向其他同学报平安:我们班几位在美国的同学都已经联系上,当天无人在纽约云云。
几年后的512,我也多少感受到报平安那位师兄的当时心情。那天我也花了几个小时,试图联系在成都的一位好友。
昨天的各种纪念文字里,很多人反思911的时候自己也是庆祝的人群之一。其实我倒觉得大可不必,毕竟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没有接受过半点人文主义教育,被各种仇恨与自我牺牲洗脑了十多年,加上各类历史书从来只告诉我们冷冰冰的数字。在我们的意识里,死上几千几万人没有什么不对,因此在当时的环境下几乎不可能做出其他的反应。感谢传播技术的发展,逐渐让我意识到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其实对应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即使通过牺牲无数生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些逝去不再有机会继续哪怕清贫的生活。
以前看到重伤的人坚持活下去的新闻,总是会想,何必呢?如果是我一定选择自我了断,不要继续痛苦也不给别人添麻烦。现在稍有变化,我想如果是自己,也会想要坚持下去,不放过一点生机。毕竟,生命没有机会重来,如果真的要放弃生命,我也希望选择的权利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