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
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
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
——林语堂
文丨旧故麻袋
∨
时隔一年,《一本好书》第二季回归,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还记得我看第一季时的震撼,《一本好书》通过舞台戏剧演绎与嘉宾片段解读等方式,诠释一本名著,将知识载体从书本到声音再到舞台演绎,惊喜的发现,原来读书,还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角度去理解。
文字之上,精华之现。这样的节目,不单单是为了能让观众了解一本书,更是为观众建立起书中有趣且神奇的世界,呼吁大家去读、去品、去悟。
在审美疲劳的当下,《一本好书》无疑是给出惊喜的节目,它没有误入“清汤寡水、食之无味”的歧途,反倒是通过新颖的方式,让人沉浸其中。它的主角永远是“书”,而不是舞台上演绎的某某,演员的精彩表演最终的作用点在于“书”的美好,“书”中内容的张弛有度。
它没有文化类节目的晦涩难懂,也没有高傲孤冷,反倒是接地气的让所有观众都能理解“书”中蕴含的深意,激起观众的读书欲望。
如果说《一本好书》第一季的亮点是《三体》,那么第二季,从第一期的《红岩》开始,就是高潮。
《红岩》那个时代与我相离甚远,无法感同身受那种连“温饱”都无法满足的社会。很惭愧,我没读过《红岩》,大概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需要这样的节目。
历史文学一直都有着它特有的“生命力”和“民族属性”,但历史文学却不怎么被年轻人待见,就像是父母爱看的“抗战剧”一样,我的态度也是一贯是“拒绝”,因为无论是哪部“抗战剧”,在我看来,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相似的,起初我还能跟着看上几集,但几集之后,都是套路式的桥段,让我提不起精神。
就像是作家莫言的小说,说实话,看完《丰乳肥臀》和《蛙》,对我来说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如果再让我继续看他其他作品,估计我也没这个耐心,贾平凹的作品同理可得,倒是麦家和余华的作品,我倒还能坚持看上几本。
你看,像我这种日常还会看看书的人都不怎么接触这类作品,那不爱看书的人,怎么可能有机会去接触呢?
而《一本好书》它存在,就是为我们这类不爱读历史文学的人打了一剂兴奋剂。
历史文学何以然能够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占有一席之地,笔者以为借用孔老夫子的话再合适不过。无论何朝何代,人类始终面临一些共同的难题,应对这些难题的方式往往体现着一个民族强悍的生命力。
《红岩》里,有革命先辈的信仰,也有复杂的人性,它不是一部正统的主旋律作品,它语言朴实,笔调悲壮,是全国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之间的一场生死较量。它注重挖掘和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也再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正因如此,它才显得更加伟大。
我们当代年轻人,被太多的诱惑给耽搁了,更喜欢刷抖音,更喜欢玩游戏,更喜欢去看看世界,而不是看书。
“看书”成了我们最不得已的“选择”,也成了我们最抵触的“选择”,可能时间太长,别来无恙的时候,还能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啃,但每天读书,几乎成了奢望。
说起来,本打算在国庆期间看完的《人生海海》才翻到一半,是没时间,没精力吗?不,只是不想,只是懒得。
该看的书还是要捡起来,该看的好节目也要看起来,比起那些《幸福三重奏》、《女儿们的恋爱》这类节目,《一本好书》的意义要大太多,我们别总惦记着别人的幸福感,不如自己给自己创造幸福的可能吧,因为读书也是一种幸福的开始。
希望自己接下来的一个月可以好好看书吧,至少在2020年到来前,要把《人生海海》和《秦腔》给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