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工作中,我遇见了一个大众眼中的“问题小孩”:据他妈妈说,这个孩子在学校上学基本上不写作业,几乎每天都因为完不成作业而被赶回家,因此学业荒废得一塌糊涂。这位母亲和孩子无法正常交流,几乎每次的谈话都以争吵结束……
和孩子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我发现孩子并没有母亲嘴里那么的“不堪”:我们一起上课的过程中,孩子一直都在认真地做笔记,对于我教授的内容也很努力地去听、去理解。我问他,你之前在学习中会有不懂的问题吗?他说有,我说那你会去问老师吗?他说:“我才不敢呢,老师的眼神能把我杀死!”我又问他,“那不会的知识怎么办?”他无力地回答:“就那样呗!”于是我开始思考孩子不写作业的原因……
对于一个正值学龄的孩子来说,或许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喜爱更幸福的事了。孩子在学校里上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信心得到积累、潜能得以激发的过程,如果孩子在这些方面得不到发展,那么他的挫败感将是我们成年人所无法想象的。在孩子极度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时候,旁人细微的一个动作或者几句言语便可能刺痛孩子的自尊,从而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在文章开头的例子中,孩子不写作业的原因,或许只是因为不会写又不敢问,那么只能放下不写了,但是反馈到家长这里的讯息却是孩子厌学、不成器,不上进。当学校里的反馈一次次敲打着妈妈的心,妈妈的无力和失望便会无限放大,于是和孩子之间的冲突便在所难免。
当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看待孩子厌学的问题,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分析: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我们都有过喜欢某一个老师便在她的课上积极表现,努力上进的经历。所以,每个孩子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时刻,那么那些孩子后来怎样了呢?当你充满期待地向老师去请教问题,换来的却是老师的不屑和冷嘲热讽;当你积极表现却未能如愿,换来的也许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你进行羞辱和苛责。也许是无心,但我们的老师在这个过程里,已经扮演了校园欺凌者的角色。我们都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都需要用心去浇灌,但真正有多少老师扮演好了“园丁”的角色,耐心地浇灌了眼前的“花朵”?虽然这样说有失公允,但请老师们反思一下自己:也许你无意间的一句话将彻底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
当孩子在学校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之后,有的孩子会选择闷在心里,自我消化;有的孩子会奋起反抗,制造事端;更有些比较极端的例子中孩子会选择自残。这几者中每一个选择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埋下隐患,这这些隐患的源头也许就是我们的无意为之。当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会不分青红皂白将孩子斥责一通,更有甚者会对孩子拳脚相加。殊不知,这时的孩子多么可怜、多么无助。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尤其是处于青春期这一极其敏感时期的孩子,如若诸多委屈无处发泄,那么便很有可能陷入困境。这就是为何现在抑郁症群体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这或许也是青少年自杀率近几年逐年攀升的原因之一。
因此,孩子如若不想学习或许只是表象,其后的原因需要我们多加思考、深入挖掘。也许,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的老师和家长稍微对孩子多一点爱、多一点关注的话,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将走得更容易一些,而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将更加平坦一些。我们爱孩子,不仅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