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德高望重的教授请学生回来吃饭,吃完饭,教授神气闲定的看着老母亲收拾,洗碗。然后母亲洗完碗,满意的回房。教授才重新把碗洗过一遍。学生们都很惊讶。
教授对着诧异的学生说:“做母亲的没有不想为孩子做点什么的,即使她老了,在她眼里,儿子永远需要她的帮忙。让她洗碗,她就会感到儿子需要她,一整天就会过得充实。孝敬父母,除了帮助父母外,还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爱你。”
或者,除了给父母爱子女的机会,老人家还需要更多的尊严。他们不希望子女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在暮年时,更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哪怕可以分担一点点的家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深感安慰的。
2
我们乡下对公公婆婆的称呼有很多特殊之处,每家都可能不一样。在我们家,我叫公公为“阿叔”,叫婆婆为“阿嫂”。
这几天回家看娃娃。大家在厅里聊天。阿叔最小的弟弟刚好从外地回来,商量着要不要接奶奶去住一段时间。他们就开始聊奶奶的一些行为。
阿叔告诉我们,奶奶要养鸡,那些刚下的鸡蛋还没有攒够一窝,就一只两只的让母鸡孵去了,结果每次都是一两只的孵出来,又没照顾好,结果小鸡都死了很多,前几天才又扔了一只。“她说喂鸡,很多时候都是我在后面再喂一次。今天早上还说要去弄块田来耕,种些稻谷也好。我就说她了,这么热的天,做什么不好,要去耕田?她是太无聊了,一整天没什么好想的。”
阿嫂又接着说:“叫她煮饭,电饭锅不会用,教了很多次都不会,插个插座都不行。煲水的时候又会忘记。”
我们建议可以叫奶奶烧柴火煮饭,慢慢煮。她想养鸡,就让她养呗。
3
晚上吃饭。盛好汤,奶奶帮忙摆凳子,其实只是把凳子都挪挪位置。我没有阻止她。摆好了,我叫奶奶坐下吧。她牙齿不好,特意把一些菜都剁成碎,放在她的前面。喝完了汤,她要盛饭,我们都没有帮她。她慢慢的站起来,挪开凳子,装好了饭然后满意的坐回凳子上继续吃饭。吃饱了饭,在屋子角落里她的专属位置上坐着,看电视,不一会就低着头睡着了。
有时小孩子跑到她面前玩,她睁开眼睛笑咪咪的看着她的重孙们。他们玩积木,奶奶也会凑过去看着。
4
黄昏下,奶奶一手拿着装鸡饲料(粥加米糠)的盆,一手拿着扁木棍,把饲料搅匀,发着“哒哒哒”清脆的声音。然后倒进鸡群的专用餐具里。有时候两只公鸡会因为争食而打架,脖子伸长全身毛都竖了起来。发出“咕咕“的声音,奶奶就会张开双手,“呜嘘呜嘘”喊几声,那公鸡便又安分了,继续低着头啄食。
我想捉些小鸡给您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