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妈妈,对于孩子有很多的期望。最直接的就是,不希望孩子继承自己的不足,在自己的失败处失败。将他养成一个比自己优秀的人是我对他期望的起步。
我是一个自控力不足的人,最简单的例子,每次拿起手机想要了解天气预报时都会顺手打开微信,翻看各种信息,以至于看了一会儿突然醒悟天气预报还没有了解。人生的坎节上,也是因为自控力太差,没能得到应有的成绩。自控力,作为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绩的先决条件正是我的人生短板。田老师的儿童自控力微课对于我自己也是一个提升的契机。
自控力作为一种能力,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一直压抑的自控,反而在关键的时刻自控不住,正所谓心有余力不足。在培养孩子拥有自控力之前,首先是要接纳孩子在这一方面的不足,然后才能通过一系列的改变、努力、训练使之提高。整堂微课下来,接受训练的主体首先是家长。抛弃过去固有的管教模式,以附和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科学方法给孩子最合理的引导教育。
自控力的形成受到了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为抑制力;一为言语调节。
一、培养抑制力
抑制力的发展,一方面受大脑发育的制约,一方面也在于科学的引导培养。孩子大脑的抑制功能要在14岁时才能形成。幼小阶段的孩子,抑制力不发达实属正常现象。接纳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的改变来培养提高孩子的抑制力。
1、从不守承诺到赋予好处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于孩子的一些不愿被满足的要求,成人往往会使用一些谎言来蒙混过关。所谓的哄孩子,“哄”即为哄骗。
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是抑制力很重要的一个体现。想要孩子获得这一能力,首先养育者要改变哄骗孩子的行为。孩子能否延迟满足取决于自控后是否能够确实获得好处,即家长是否信守承诺。不守承诺只会让孩子对自己的需求更加迫切、坚持,因为明白一时的克制就意味着失之交臂。
2、从行为的外在动机到内部动机
当孩子自控的行为得到好处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不要让外在的奖励削弱了内部动机。看得见的礼物可以一时拿在手里,但是看不见的自控却使孩子一生受益。如果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控后的奖励上,那失去奖励,自控也会失去。田老师用一个实验生动的解释了这个道理。两组孩子做同样一套有趣的测试,一组在测验的时候被告知每做一题可以得到相应物质奖励,一组没有任何奖励。实验结束后,工作人员留下时间让孩子们等待结果,此时,有奖励的一组全部放弃继续做题,因为再做也没有奖励了。无奖励的另一组却都继续做题,因为题目确实有趣。显然,当孩子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奖励上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过程中的乐趣,有偿的自控终会窒息。
3、从无效表扬到有效鼓励
作为80、90的父母,童年大多是在父母的批评中长大的,到现在,自己为人父母,学会了让孩子在表扬和鼓励中成长,并以此为高于老一辈的进步。但我们笼统的“你真棒 !”“真聪明!”对于孩子却并没有积极意义。田老师介绍了“鼓励三段论”。即在我们的语言表达上运用“我看到.......”"我注意到.....""我观察到......"指出孩子表现好的行为,让我们的表扬有的放矢,使我们的鼓励从肯定行为到塑造品质,从塑造品质到决定未来。
4、习得无助到目标分解
为人父母都是望子成龙,对孩子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不会越来越低。而在自控力的培养中,家长应该清楚的了解孩子所处在的大脑发育阶段,以及其自身的自控程度。不要用一个过大的目标使孩子在失败中习得无助进而放弃。将达不到的大目标按照孩子的能力分解成若干能够达到的小目标,让孩子在阶段性成功中获得成就感,循序渐进的提高自控力水平使最终的目标得以实现。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正是此意。
5、盲目比较到模仿超越
我们的童年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如影随形。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在成人日复一日的宣传表扬下衬托我们自己的失败和不成器。“别人家的孩子”作为童年阴影是不会发挥出榜样力量的。我们应当在孩子的身边多观察,肯定孩子好的表现,好的行为,将他与榜样类比。让“别人家的孩子”成为阶段性目标以至最终超越。
二、语言调节影响自控力
1、从负面指责到正面期望
东北话说:叨咕什么来什么,随嘴。生动的诠释了语言的影响力。当你反复指责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其实是在强化这一行为,反之,不厌其烦的提醒正面期望,强调好的行为表现,就是一直拉近孩子与该行为的距离。
2、从问“为什么”到问“ 如何......”
自控力最终体现在对行为的控制上,当自控力发挥作用,产生相应行为的时候,询问“如何做到......”强调行为,就会使同样的行为再次出现。
3、从“你不行”到“暂未获得”
孩子的自控力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步提高的,前提是,它没有因为频繁的失败习得无助而主动放弃。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现阶段达不到的目标只是“暂未获得”,接纳他此时的能力水平,予以鼓励,暂未获得终将过去。
“在孩子的自控力培养上,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找到自控的方法,而不是仅仅要求孩子达到自控的胜利。当我们对孩子说对了话,那么孩子就会有更好的自控力。”
最后用这堂微课的结束语来结束这篇文字,祝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能拥有获得成功的自控力: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是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所以能够让孩子自控力集中的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