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法由来
今年碰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这些年一直存在的,没有解决。
例如心理方面和不断的切换学习的赛道的问题。
可能是自己之前失败的经历实在太多了,促进了自己在这些问题的不断思考。
尤其是碰到问题后,没有逃避,而是不断看书、实践、调整改进,问题也一个个地解决了。
最近几个月碰到最大的难题是:学习没有效率,无法得到想要的成果。
我就在思考,为什么我每天也在安排时间学习,也很专注地去看书、看相关文章,但为什么感觉没什么进步呢?
2、寻找案例
既然我感觉没有进步,那么我是否努力了?
在哪个方面我努力了,但却没有感觉进步呢?
那有没有我努力了,却有进步的高光时刻呢?
这两种努力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能把那种更高效的努力一直应用在所有的学习中呢?
想了想,还真有。
我的工作是程序员,平常做项目比较多,也要去主动学习很多新的技术。
我就拿最近学习两项新技术举例,缓存和设计模式,这两项技术的学习,感觉收获就完全不一样。
首先说设计模式:
学习设计模式时,我报了一个课程,是跟着课程学习。
学习方式:
每天学习,看完课程,思考一下老师留的思考题,看看同学们的评论留言。
学习的效果:
学习了快20天的时间,没什么感觉,好像什么都不会一样。
再说说我如何学习缓存技术的。
我在最近的项目中用到了缓存技术,在实际的使用场景中。
学习方式:
并没有完全的看教程,完全是根据场景中需要什么我就去学习什么,然后再根据学习的内容扩展阅读一下文章。
学习效果:
项目结束了,我对于缓存的很多实用场景,初始化、缓存过期、穿透、雪崩等实用场景都知道如何去应对了。
感觉以后再面对相同的问题就知道如何去解决了,心里对于技术的理解也非常踏实。
为什么这两种学习方式让自己感觉完全不同呢?
第一种学习方式我总结为“主动的被动”,看似主动地去学习,但完全是被动地路径依赖,依赖自己十几年学生时代的学习方式---看书听课,但缺少了学生时代相应的测验和考试,完全不知道自己知识掌握地如何,最后学习的效果,更像是“伪学习”,安慰自己。
第二种学习方式我称它为“被动的主动”,看似做项目是被动,但是其中碰到的很多问题都是自己之前没有遇到的,必须主动去寻找答案,思考如何去解决,这样的学习效果,能把问题和知识链接起来,知道学到的东西如何应用。
细究这两种学习过程,一个是带着问题学,一个没有?
最后学习的效果就千差万别。
其实我在拆书法、如何阅读一本书中都学到了要带着问题读书、带着问题学习,但到了实际自学的时候,为什么反而无法使用这种方法了呢?
学习时,带着问题学,必须自己主动去思考好问题,主动去思考知识的使用场景,这里的关键词是“主动思考”。
美团的王兴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我们不愿意主动思考,因为大脑思考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这是我们人的本能。
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的学习,其实就是要对抗这种本能。
人的本能是很强大的,又该如何去获取更大的动力去对抗这种人性中自带的“懒惰”呢?
这就是学习的意义感了,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学习?
想通为什么要学习,也就给大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补充了强大的能量,来对抗“懒惰”的拉扯。
但我在学习之前也找了意义感,但在学习过程中为什么没有起到对抗“懒惰”的作用呢?
因为“懒惰”这个路径依赖力量太强大了,我们想用新的方式跑起来,但跑着跑着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换回原来熟悉的姿势了。
在改变的过程中必须要时刻提供动力,也要时刻监控着自己是否一直在刻意的应用新方法。
必须经过这样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才能把这种学习方式变成习惯。
当变成习惯后,后面的进步就应该顺畅一些了。
3、写作过程
写作对我来说,就是碰到问题,记录整个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那么这篇文章来说,我就要找到自己面对的一个问题:“学习效率低”。
然后我开始寻找案例:
哪个方面的学习,我感觉学习效率很低。
学习效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我安排时间学了吗?
我是怎么学的?
既然有学习效率低的反例,那再找找有没有学习效率高、感觉好的正面案例。
还真有,再写上正面案例。
然后比较一下反面和正面案例有哪些不同。
这个不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整个的问题解决的逻辑过程是否自洽。
4、反复修改
写完文章后,首先自己要通读一遍看看有没有错字和语句是否通顺。
另外要看看整个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
逻辑是否自洽。
看看文章有没有输出让人印象深刻的金句。
5、写在最后
成年人的学习更应该采用功利性的学习方式:
也就是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应该更高,也更能落地。
文章的整个记录也从问题-解决-行动来梳理整个的过程。
这篇文章又拖到了周末早上才出炉。
不过也就花了1小时30分钟就写完了,看着特别难的事情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但为什么每次都要拖到最后呢?
这也是一个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