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厦门十几年了,我深深地迷恋这座恬静、祥和的小城。曾游览过很多地方,领略过无数的名山大川,但总觉得那些名胜的秀美添加了更多人工的雕琢,略显浮华。我觉得厦门的美,不只在于山水,而更在于她那些独特朴素的民间文化,这里介绍一个在闽南盛行很久的习俗----“拜拜”,我想身在厦门的人都不会陌生。
在北方的家乡,也有少数有这样信仰的人,每逢初一,十五,便有些祷告、祭祀的小仪式,但只是凤毛麟角,来厦门后才体会这里样执着的信奉是那样的普及。据说厦门本地人几乎家家都有供奉,虽很少得见,但做生意的人每月初二、十六的“拜拜”却早已耳濡目染,那袅袅的烟火,那虔诚的、庄重的场面会让你不禁赞叹。
我是个小生意人,开了几间店铺,和我合作的是位相识多年的兄弟,也是位大学生,他是个地道的莆田人,也是来厦门打拼多年。他做事非常勤劳,也非常严谨,是位不可多得的搭档,也许是世世代代的熏陶的缘故,他是个虔诚信仰“拜拜”的人,他每天早上都会早来几分钟,开门后第一件事就是上香祈愿,祝愿我们的生意红红火火。
每逢初二、十六,就会更会早些来,在土地神位面前摆上丰盛的贡品,并在红色铁桶里烧些纸钱,每次看他举行“仪式”时脸上都带有一丝欣慰的笑容,看他如醉如痴的样子仿佛期间寄予无限期望。不仅如此,神龛旁边总是被他打扫的干干净净,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有半点对“土地公公”的打搅或者不敬的地方,此刻,让我总会想起《西游记》中唐僧扫塔的片段,顿生敬畏、肃穆之情。这个习惯他多年来风雨无阻,从未懈怠。也许我们生意一直很顺利有他祈愿的功劳。我们一起开了几间店铺,为此他总是把请“土地”的事情列为头等大事,认真选位置、订制佛龛、请土地,一丝不苟。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拜拜”这个习俗究竟是迷信还是文化信仰?通过多次调查和与当地人交流,可以领悟其中的一些玄妙。原来闽南人“拜拜”的风俗由来已久,最初的出现和盛行是因为在很早以前,这里的人们大多以出海打渔为生,大海给予了这片土地很多美好的希冀,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恐惧和忧虑。为了生计,出海的渔人往往迎着汹涌的波涛去寻找他们的梦,而家人则最担心的是他们能平安归来,总有一种方式需要传递和表达,因此就产生了“拜拜”的习俗。虽然岁月变迁,闽南已经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地域,但这个习俗也被传承下来,沉淀到了各个领域。
据我所知,闽南人对“拜拜”有着更深刻的理解,用他们话说:并非是祈求神灵的庇佑,而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或寄托,就像是默默的祝福是种心底朴素的呼唤,而非是迷信上苍的祷告。用我这位兄弟的话说,“土地公公”存在或是不存在并不重要,但人生总归要心存希望,有希望就要有表达的方式,就像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宇宙有多大,但我们对他却赋予了无限的憧憬;又好比我们对故去的亲友总会虔诚的祝福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快乐,我们却不知道这样的祝福是否真的亡者有知,但总会寄托了我们的一份情思!听罢,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是的,我们是个缺少信仰的时代,人总要有些信仰来指引我们内心世界的善良、美好和祝愿的情感,或寄锦书,或付瑶琴,抑或心中的默祷。想到此,我面对那尊神圣神鞠一躬,并恭敬地点燃一支香,在飘渺中我陶醉了那久违的别样风景,我想如果再有人认为闽南“拜拜”的习俗是种迷信,那他绝对会羞愧难当,他一定没有参透这段神圣的光芒,我想我会把这个习俗告诉我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