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正儿八经的读后感,我已经看完很久了,所以有些感觉也有点淡了。
严歌苓是一个神奇的作家,我大体是喜欢她的,又有小部分讨厌她!她给我感觉太啰嗦了!
拿之前的《陆犯焉识》为例。陆焉识前后感觉是有一点分裂的。在梁葫芦傻乎乎地在陆焉识身上汲取想要的温暖,直到最后要行刑。陆焉识表达得相当冷漠。从文章很多地方,可以看出来,陆焉识是一个典型的读书分子,恩娘嘴里的“没有用场的人”,是一个有点烂好人脾性不好意思拒绝不太会说场面话的人。
可是对待梁葫芦,陆焉识出奇的冷静。如果说是为了强调那场“浩劫”对人性的摧残,后面回去的陆焉识,他身上属于“浩劫”的影子太浅了。回去利用小女孩,但是做足了场面。给别家的孩子补习补贴家用,却脱口而出字典是错误的,说出与“红色思想”对着干的话。
对一群只是被政府洗脑的孩子他都能说句公道话,在那个要饿死人地方,对偷偷照顾他给他整粮食的梁葫芦,陆焉识却很少的关心,很多的冷漠。我觉得真的有点奇怪。
说啰嗦的地方,给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有两处。
一是陆焉识被翻案,宣布无罪释放。在大会现场,突然飞起一阵没有见过的鸟,然后鸟屎纷纷落下。
刚看到,我觉得这场鸟屎来得太绝了!很有神来之笔的感觉,能够让人尽情的想象。
结果下一段,严歌苓开始写,谁谁没见过这种鸟,这到底是什么鸟。感觉气氛一下就散了……
第二处,婉喻病重,即将离开人世。问焉识,自己等的人有没有回来了。
得知没有回来,便说,“路很远的。”
在这段二人即将永远分离的时刻,严歌苓一改长篇累牍的环境心理描写,而是就写了这样一段对话。在这最关键的时刻,作者却言简意赅。话语虽短,着实感人。
在我心中已经快赶上“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结果下一段,严歌苓又写了一小段解释。婉喻不忍心责怪最爱的人来不及看她最后一面,推说是路太遥远了。
写得太齐全,少了留白的韵味。
但是同时也真的非常舒服,看了长长一段陆焉识做逃犯只为了见婉喻一面的内心描写,到最后也没有见上,真是太舒服了。那种感情,淋漓尽致。为了抄那一句“他真像进入了她们的生活,满心的温柔与酸楚。”我把前面几十页都抄了,没有前面几十页,没有“满心的温柔和酸楚”。
其实张爱玲也是啰嗦的,但是就只有严歌苓的啰嗦我有点不太喜欢。见仁见智吧。
《白蛇》讲了同性之间的爱情。一直感觉严歌苓的小说带有梦幻感,但我去看了一下她的确是被分在现实作家一派的。
这个《白蛇》,让我想起了李碧华的《青蛇》。
其实一开始看完我是有点不解的,只有种惆怅,并不太能够尽得其意。我只是觉得好看。
看完我感觉,主人公的形象是雾化的,朦朦胧胧看不清的。就算是后面补充了徐群山的身世,她的小习惯,小背景。仍然带有浓浓的戏剧感,整个像戏剧里出来的人。
孙丽坤也是,白蛇一样的女子。我想象的全是戏剧里的样子,看不到真实的人面。兴许是特殊的时代,人都是有脸谱,在谨慎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许群珊在扮演许群山,孙丽坤在扮演白蛇。
所以到结局,一切都褪去了脂粉妆容,行头面具。回归到人世间本色,我才觉得那么怅然。原来,孙丽坤,徐群山,是那么普通又可怜的两个人。真叫人失望。
我赞同豆瓣上许多人的评价。徐群珊爱“白蛇”,孙丽坤爱“徐群山”。他们爱着彼此扮演的自己理想中的角色,而不是爱对方。徐群山去看孙丽坤,为了把孙丽坤变成白蛇,然后爱上她,获得满足。自虚幻中种下的因,何以收获实际的果实。
最后孙丽坤对从婚宴上溜下来送她的徐群珊说,“别了,徐群山。”真可谓是极大的讽刺了。
《青蛇》倒是有几分真情实感的,而《白蛇》让我觉得那么冷。
所幸徐群山不是徐群山,不然又是白蛇和许仙的奇幻爱情故事了。
人间只是张去了脂粉的脸。
严歌苓的短篇很好看,《老人鱼》很好看。看的时候忍不住得流泪。啊,有时候真的是这样,我们为什么和爱我们的人越走越远呢,可能我们所爱着的,也是我们所憎恨着的。
人生大概还是很多,想着新买的鞋子很结实的,足可以穿个两三年,却死在三星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