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我和陈晓光老师两人带着对学习的极高热情来到了许昌市电气职业学院会议中心进行本次经典诵读的培训。
会议伊始,许昌市教育局副局长致开幕词。随后,由中央电视台资深配音老师周梓铭带给我们一场震撼视听的饕餮盛宴。
周老师缓缓推进,从基础的发音开始,一步步告诉大家关于气息的训练。
通过两段音频的对比,让在场老师感受不同的朗诵给予听众不同的感受。
通过上午的培训,了解了语音的发声训练,学会夯实气息,提高声音控制力,解决授课时的硬嗓疲劳。通过掌握科学发声练声的方法,提高控制声音的能力,均匀的气息,调控自如的语言表达正确发生,避免教学过程中用嗓疲劳,让教师队有声语言,全面科学的了解。
下午是李立宏老师的讲座。李立宏嗓音浑厚深沉,音色稳健,具有智者的韵味,其配音的人物与其声音丝丝入扣,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得到业内广泛好评。他的戏路非常广泛,配的角色或憨厚或精明,或奸诈或真诚,不拘一格,每一个角色都被他演绎得入木三分,为原作画龙点睛。
结合自己的经验,他认为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要做到说话要说清楚,要让别人听清楚,他用了整整30年,对比可见他对朗读的热爱和严谨。
李老师在现场示范朗读《再别康桥》,通过了解作者的事迹和心情,从而帮助作者把诗读出来。
接着又以《琵琶行》为例,告诫老师们在模仿别人的同时,要跳出来形成自己的特色,寻找自己的方向。
在朗读上,不要只停留在形式上,要关注一个人的思想和内心。
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有需要的训练和影响。能够吸引一些朗读的孩子,让他们对朗读产生热爱。
朗读和阅读在感受上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接着又朗诵了《我与地坛》、《观沧海》、《蜀相》。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入职将近两年,我们的嗓子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在如何用嗓上都存在一个误区:我们以为只有音量越大,全班的孩子们才能听得清。今天听了刘老师的现场示范,只要懂得如何合理用嗓,哪怕音量不大,整个会场范围内的人都可以听得清楚。通过本次学习,令我获益匪浅。我懂得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合理用嗓、科学用嗓,具体方法如下:
1、教师怎么科学用嗓之利用发音技巧
呼吸是说话的动能,是练声最基础的环节。说话时的呼吸运动不同,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如果遇上较长的一句话,还得保持住气息讲话。
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一定的呼吸训练,首先是吸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背部要挺立,脊柱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运用共鸣,说话省力。有共鸣的声音既轻松省力又具有穿透力。一般来说,使用低音区,音量小、音高低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使用中音区,音量中等时,口腔共鸣应用较多;而使用高音区,音量大时,主要是靠头腔鸣发挥作用了。如果我们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协调配合好,那我们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声音。
2、教师怎么科学用嗓之注意讲课时间方式
平时注意讲课方式,使用适当的语速和语调,尽量平和说话。需要大声说话可以使用扩音器来帮助。一天总的说话时间不能超过三个小时,连续说话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要让声带充分休息。要多用鼻呼吸,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
3、教师怎么科学用嗓之不要过多清嗓子
不要过多地清嗓子。因为当做这种动作的时候,气流就会猛烈地震动声带,从而损伤声带。如果觉得喉咙难受,那么就小口地饮水或是吞咽。但如果必须不停地清嗓子,那就去找医生检查一下,也许是反流性疾病、过敏症等疾病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