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离上次过年似乎没多久,却风尘仆仆又是一年了。
仍然没有归乡。
身在异乡为异客,只把他乡作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子,在异乡黄昏的路口,望向自己生命的起源之地,独自感叹低吟。
今天是大年初一。吃过午饭,去到楼顶,靠着围栏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峦被清雾罩着,首先映入眼帘,是的,山总是会挡住我的视线,那是故乡的方向。我看见的树是静止的,云也是,就这样浮在空中,许久了,一直都没有改变它的形状。其实是有风的,额前飘动的发丝告诉我,风是薄的,凉的,无声的。
这样安静的午后,我突然就有一种置身世外的错觉。或许很多人会羡慕我,大过年的,可以远离红尘中的各种喧嚷,如此清闲与自在。
人,多半会望着别人的光鲜,而忽略了自己也是别人眼中羡慕的对象。我们之间有多少人在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背后的滋味每个人都尝过,一样酸甜苦辣自己扛,一样的顾此失彼焦头烂额还装着不慌张。
每当鞭炮齐鸣,我的心就乱了,对于我,年关的这种的氛围,并没有带给我多少喜庆,身在异乡,心里更多的是落寞,是对小的时候,对旧光阴的回忆,那时候,爹娘还在。如今,爹娘不在,我再也回不去了。
我知道自己有多怀念从前,那些在父母身边过过的年。湾子里的人几乎每家都是要守岁,然后出行,然后那些小孩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的屁股后头,成群结队挨家挨户拜年。那些年,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大约就是每年大年三十晚上,早早地换上新衣,坐在父母身边,一边打盹,一边等待新年的到来。过了正月初十,乡里就开始玩龙灯,从前玩龙灯,都是乡亲们自发的,无偿组织起来的活动,只需一小串鞭炮就可以把龙灯接到家门口。后来不知怎么就慢慢变成有偿的了,哪家的鞭炮越大越有面子,哪家的烟给得多钱给得多就在你家门前玩的时间长,民间这种质朴的风俗文化渐渐演变,造成恶性攀比,以至于这项年俗近两年被乡里禁止,也就是简化掉了。
现代人的经济意识和快节奏生活的似乎是简化年俗的根源。
如今过年,再也不用象从前那些挨家挨户拜年了。给人拜年,短信群发,视频群发,分分钟搞定。红包也都是在手机里飞来飞去。过年,过的全部是套路。从前的压岁钱,从口袋里掏出来,叠得整整齐齐,小心翼翼地放在枕头下,那种安心的喜悦,再也没有了。从前,没有苹果,没有华为,赶着过年聚在一起,也不打麻将不赌博,听长辈请故事讲段子,一家人围着,一锅饺子也能其乐融融。那时候过年,过的是心。
朋友问我是否回家过年,我说不回,朋友说:这样也好,少了许多应酬和喧嚣。
其实,对于年的诠释,只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