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马哥大国学工作室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是马伯庸先生《显微镜下的大明》的第二个历史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是生存与发展在民间的矛盾。
灰,指的是烧石灰的“灰户”,笔,指的是婺源当地士绅的后代。灰户面临的是如何生存的温饱问题,而缙绅后代们面临的是如何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厕身科场,跻身仕途的问题。
双方矛盾的起源在于古代的风水堪舆之说。婺源,因为是理学家朱熹的故乡,所以其风水可以媲美诞生孔子的山东泰山,所以才有龙脉一说。
婺源多山,并且多的是石灰岩,烧石灰特别方便。因万历二十八年、三十一年婺源乡试与会试不利,由一个叫程世法的生员把问题逐渐归结到了龙脉被破坏上,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
从此历任县官就开始了或协调中和、或雷厉风行、或虚与委蛇的龙脉保卫战、歼灭战、围剿战,而“会户”们,则开始了游击战、聚讼战、从万历年一直闹到了崇祯年间。
神奇的是,每次代表士绅立场的“龙脉保卫战”做得彻底,打得漂亮,相应的婺源的生员们科考成绩就漂亮;如果松懈了,流于形式了,生员们的科举成就就很狼狈。实际上,这都是偶然现象。
因为这涉及到了一个明代科举考试的选拔比例问题,在这个框架之下,可能还有其它很多的人文不确定性的因素。我只谈选拔比例问题。
明清二代的科举流程是童生选拔出秀才(秀才分公费与自费两种),秀才选拔出举人,举人选拔出贡士,贡士选拔出进士。明代府学生员定额为40人,州学生员定额为30人,县学生员定额为20人。明代共有府153个,州234个,县1171个(以上数据不包括交趾地区)。我上面所说的生员定额都是公费生,不算增广和附学的非公费生,因为各地人数不同,难以统计。但即便按照全是公费生的基数算,再加上明代历朝录取进士的比例看,一个秀才考中进士的比例为万分之九。如果再加上有资格考试的非公费生,考中进士(也包括举人)的比例将极大下降。
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是圣人的故里就一定出圣人?这个好像谁也不能下保证。但环境对于人的激励倒是真的有积极的作用。
还有一个问题是文章的优劣靠什么来判断?俗话说,文无第一。所以在更高层次的选拔上,实际上很难确定谁一定能考中。唐寅觉得能考中吧,还过解元,但陷入了科考舞弊案;你得承认王守仁聪明吧,你得承认张居正厉害吧,但照样不能一战定乾坤。
这样看,婺源的龙脉保卫战实际上是愚昧的文化保卫战,但人类社会的问题在于,一旦很多人相信这个理念,这个理念也能成为影响现实决策和行动的实际因素。所以,从共情的角度看,这场婺源龙脉保卫战很有道理。
那这个历史故事的价值在哪里呢?
一,了解了明代科举制的流程;
二,了解了万历矿税失败的原因(太监与包税);
三,了解了官员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诸多办法(有的善于调和,既考虑士绅利益,还要考虑民变的风险,还要考虑上级的意图;有的善于写报告,也就是会做PPT;有的立场与士绅们完全一致,抓起人来雷厉风行,善于挑动群众之间的告密和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