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不久,有一次爬佘山碰到一个天主教堂的工作人员交流,具体说什么忘记了,他反复表达一个意思:不信教,未来怎么办?
我刚毕业那会,每天只相信“爱拼才会赢”,听到貌似很有深意的话就选择敬而远之。何况我那会坚信唯物主义,只愿意相信物质决定意识,对于主观能动性似懂非懂。
过了大约十年,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不是更丰富,而是越来越贫瘠了,而这也给自己带来越来越多的包袱,也好像带着重重的枷锁,生活的不够真实,后来知道,这不光是个人现象。
我把这叫做身心分离。
总结下来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1.稀缺。注意力被各种眼前短期的紧急的事情占据,因为快社会不会缺乏眼前事。
2.无名的烦恼。说林黛玉无故怨东风的感觉,总会有时候,心烦意乱而不在状态。
3.不满足的各种欲望。商品社会一整套逻辑激发着多快好省的输出和无穷尽的不满足感。
4.头脑的计算。人类脑的自以为是,各种短期考量,以输赢考量,以利益最大化考量。
可能还有很多原因,不管怎么样我们没有关照自己的身体,特别是关照自己的心灵。
没有身心合一,会产生一些列麻烦,我以前做CNS领域,医生经常分享很多心理障碍案例,很多看起来功成名就的人,心理苦不堪言,前半生赚的钱都在下半生在高端的各种治疗机构花掉。
其实,说话,做事的每时每秒,心一直都在,一直在那里默默静观自己,只是我们有时忘了,我们惯性的生活,忽视了它的存在,而它是那样的明显,心就像是被乌云遮住的太阳,即使有时它”消失“了,那只是暂时的一种状态而已。如果当它不存在,也就是身心分离,就一定会南辕北辙。
从此以后,时刻提醒自己,身心合一,永向中道。